决定社区成败的三个要素
对于产品或品牌来说,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定位有问题,再怎么运营也无济于事。同理,对于社区来说,定位也是最重要的,实际操作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市场是否够大
这一点简单来说就是,社区定位在哪个领域,是否有足够量级的用户人群和需求。社区的产品形态决定了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可能成功。如果市场规模足够大,意味着只要你能分得其中 10% 的份额,社区人群的基数就足够大,也就具备了建立的条件。
如果定位在细分且小量级的领域,首先,没有足够的人群基数,不足以让社区运转;其次,市场小意味着商业价值可能也不大。如果没有商业价值,这个项目就是不完整的,也无法持续。
所谓的「小而美」是很难生存的,大多只是团队招聘和公关时的噱头。比如,知乎初期的用户人群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大多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再加上并未开放注册,所以那时的知乎是一个标准的「小而美」产品。但之后发生了一个关键性转折——用户群体从互联网扩展到其他领域,且占比不小,增速不慢。假设没能做到这点,知乎只停留在互联网领域,它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大的用户规模和社会价值。
再看豆瓣,有评论说它的内容水准发生了变化,其实这是用户规模扩张的必然结果。之前的小众文艺范儿是以用户人数少为前提的。当海量用户涌入后,这样的社区文化必然受到冲击。但如果豆瓣不促进用户增长,对公司的估值和商业化都会有很大影响。
所以说,尽管豆瓣前期定位的文艺路线让人羡慕,但市场规模和受众人群较小则影响了产品的发展,只能将定位向外延突破。这就是定位时选择小规模市场给后续发展带来的难题。
目标人群是否善于 UGC
豆瓣之所以拥有目前的影响力,一个重要原因是书影音爱好者这一群体。他们更善于用文字表达细腻的情感,有着很强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也有很高的活跃度。豆瓣最初的内容和社区文化,就是由这样的人群创建的,也为后续优质内容和用户的扩充奠定了基础。
除了书影音爱好者,互联网从业者也是 UGC 能力很强的人群。他们的特点是在线时间长、活跃度高、可以熟练地使用互联网产品、有文字功底。简单来说就是会玩儿,而且能玩儿出各种花样。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