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唾液会传播艾滋病吗?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静寂晨喵 发表于 2023-2-7 1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尔妈的一个朋友患了艾滋病,咱们来瞅他的时候共同吃了饭,其时尔心腔溃疡了,现在觉得惧怕,尔有危急吗?

精彩评论5

avatar
在线会员 7s4v 发表于 2023-2-7 10: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绝对不会感染。
接吻、bdkj、接触对方唾液绝对不会感染,完全没有担心。
唾液中HIV RNA的出现并不是病毒感染性的指证,事实上唾液中科检出感染性HIV的水平极低(0%~5%),提示口腔环境中可能存在内源性的抑制机制[1]。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唾液接触并为增加HIV的传播。有研究表明,发现健康人及HIV感染者的全唾液、腮腺及颌下腺中都具有抗HIV活性成分。
1.唾液中的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ecretory leukocyte protease inhibitor,SLPI)是唾液屏障的主要防御蛋白成分。SLPI是一种有黏膜被覆、种心理细胞、脂多糖刺激下的巨噬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其在抗炎、抗菌、抗病毒[2]、促进上皮愈合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其中抗病毒作用,SLPI对HIV的抵御作用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3] [4] [5]。SLPI能够抑制HIV感染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6]。SLPI是通过作用于宿主细胞间接起作用的6。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SLPI抗HIV主要有两种机制:1.SLPI结合Annexin A2,干扰HIV与Annexin A2结合,从而抑制了HIV对巨噬细胞的感染(Annexin A2是从感染HIV巨噬细胞的包涵体中提取的一种膜联蛋白)[7]。2.通过结合膜磷脂转运蛋白Scramblase 1发挥作用:当HIV感染CD4细胞时,Scramblase 1作为一种病毒转运蛋白,最终可把HIV转入到CD4细胞内[8],而SLPI通过结合Scramblase 1干扰后者与HIV相结合,从而降低HIV对cd4细胞的感染[6]。SLPI在病毒感染进入细胞阶段,能阻碍和CD4细胞结合,感染gp120和CD4相互作用,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9]。
2.口腔黏膜特异性免疫:已经证实HIV感染后,唾液分泌物中可以检测出HIV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这也是唾液试纸的原理。唾液分泌IgA抗体与病毒gp120的V4区和V3的末端反应,IgG可以和HIV gp120的V3区反应。HIV-1的靶细胞主要是CD+4的细胞,病毒传播必须需要病毒与细胞表面成功的相互作用。HIV的gp120有五个高变区(V1~V5),V3区是病毒主要中和位点,在结合以后的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个位点的抗体能够特异性阻断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
3.非特异性免疫:在体外唾液能明显降低激活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感染性[10]。
4.防御素具有抗HIV的效能。防御素被检测到在口腔和鼻黏膜、血液、唾液腺以及生殖道中均有表达。迄今为止,针对于防御素抗HIV机制至少有两种机制[11]。1.直接使病毒失活发挥抑制HIV复制的作用。防御素携带正电荷,能够通过静电间的相互作用而结合,这也是防御素抗HIV的原因之一。2.直接影响靶细胞起作用,在无血清存在的情况下,高浓度防御素有细胞毒性,会引发靶细胞膜通透性大大增加。
5.乳铁蛋白广泛分布于唾液、眼液等,乳铁蛋白与HIV gp120的V3区结合,抑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还可以增加吞噬细胞的作用来增强抗HIV病毒的活性[12]。还有过氧化物酶、淀粉酶等对HIV的传播均有抑制作用。
6.黏蛋白由舌下腺、颌下腺及大量的小唾液腺所分泌,覆盖于所有口腔黏膜表面。黏蛋白和血小板反应蛋白通过凝集作用,相互协作捕捉病毒、隔离病毒、包裹病毒HIV gp120,从而阻断gp120与CD4受体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13] [14]。
7.唾液低渗环境的抑制作用:唾液低渗环境可以破坏感染后的单核白细胞,防止其附着图黏膜上皮细胞,阻断HIV感染。也有实验研究表明,唾液会在短时间内就能破坏90%以上的血液单核白细胞,也可以灭活细胞外感染性的HIV[15] [16]。
看完别恐了,绝对不会的。即使有牙龈出血、口腔溃疡那也不会感染,相信科学!
最后祝各位恐友早日脱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2p9KVB 发表于 2023-2-7 10: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踏踏实实,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共享食物,共处一室,正常的言语交流,握手拥抱,礼节性嘴唇对嘴唇接吻这些都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你是安全的,哪怕是有口腔溃疡也不可能传播艾滋病。
简单来说,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羊水和乳汁等体液含有大量HIV病毒,也是传播艾滋病的“高危体液”。而艾滋病患者的唾液,汗液,鼻涕,排泄物等都不是传播艾滋病高危体液,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安全体液”。
踏踏实实的,不用恐慌,你是安全的,只是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事实上,我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过不少次饭,完全不需要恐慌。
以上~
更多艾滋病深度科普,欢迎点赞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2p9KVB 发表于 2023-2-7 10: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传播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这三种: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艾滋病人唾液中的艾滋病毒是非常少的。如果这个病人血液中的病毒载量为100000cps/ml时,他的唾液中的病毒载量只有1cps/ml。我们通常认为病毒载量小于20cps/ml是没有传染性的。如果要传播,那你要接触他20ml的口水!因此我们知道的所有艾滋科普都说和艾滋病人共同用餐,礼貌性接吻是不会感染艾滋病毒的。
美国疾控中心说明了,和患有艾滋病毒的人一起进食是不会感染HIV病毒的。

唾液会传播艾滋病吗?
这段话翻译如下:
预咀嚼食品

  • 唯一已知的病例是婴儿。当照护者口腔中的血液与喂养婴儿前预先咀嚼的食物混合时,就会发生污染。
  • 你不能通过食用艾滋病毒感染者处理的食物而感染艾滋病毒。
看见没,美国唯一知道的通过共同进食感染HIV的是个婴儿,而且这个婴儿是由于他的监护人口腔溃疡或者牙龈出血等问题将血液混入了唾液,再把带有血液的食物喂到该婴儿口中,且该婴儿口腔中也有伤口才会感染。
我们再来分析你这个情况,你和该患者共同就餐,但是他不可能把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又吐回食物中,吐回后你又夹着他咀嚼过的食物大嚼特嚼?这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干的事情吧。

唾液会传播艾滋病吗?
在张开嘴巴深吻这个罕见的传播方式中,美国CDC也提到了艾滋病毒是不通过唾液传播的。
你唯一担心的就是你口中有溃疡这个事情。就算有溃疡,那也需要病毒量,病毒量必须大于20cps/ml才能传播。唾液中只有可怜的1,量达不到也就不可能被感染。
而且我国也还从未发生和艾滋病人共同进餐而感染的病例呢。
综上,踏踏实实,放放心心的,没有任何被感染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lSV4itR 发表于 2023-2-7 10: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唾液内的确含有艾滋病病毒,但是比较少,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造成危险,例如打喷嚏,共同进餐等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但是如果有口腔溃疡并伴随出血的话,如果与之深吻等深度接触,是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的。
唾液中的确可查到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的病毒量是很少的。艾滋病病毒要达到一定量才能引起传播。有人推算过,如果要使唾液中的病毒达到致感染量,恐怕要一次吞下20毫升以上感染者的唾液。唾液不会传染艾滋病,还有以下几点原因:感染性粒子数目很少:通常在少于1-5%的HIV感染者的唾液中能够检测到HIV病毒。
人类唾液对病毒粒子本身的抑制作用:唾液含有几种HIV的天然抑制剂,包括将病毒灭活并聚集成为不溶性的非感染性大复合物的凝血酶敏感素和黏液素。唾液中含有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能够通过与防止病毒入侵的细胞受体分子相互作用来阻断HIV感染。
唾液的低渗性:破坏感染的单核白细胞,防止病毒复制,防止HIV在细胞间的传播,防止其附着于上皮细胞和感染性HIV的生成。由于牙科治疗导致的严重口腔出血与可检测感染性病毒发生率的增加没有相关性,这一点证实了口腔液体作为检测介质是安全的,甚至对于唾液中有血的个体也是如此。所以,正常情况下,唾液不会传染艾滋病,诸如一般性接吻、共同进餐、咳嗽或打喷嚏都不可能感染艾滋病,因此唾液传播艾滋病一般是不可能的,目前的报道中也无经唾液感染的病例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awvm1 发表于 2023-2-7 1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滋病的传播是三个主要方式: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垂直传播
需要具备的条件是:1.病毒载量需要较高、2.存在于活性的血液或体液当中、3.发生血液或体液的直接交换。
回归题主的问题,唾液是否可以形成艾滋病的传播。
唾液是由下颌腺、腮腺和舌下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许多小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在口腔里混合而成的消化液。唾液无色无味,PH值为6.6-7.1。正常人每日分泌量约为1.0-1.5升。人的唾液除含有99%%的水外,还含有唾液淀粉酶、黏多糖、黏蛋白、溶菌酶、钠、钾、钙等。
正常来说,唾液中存在的病毒数是较少的,存有的艾滋病毒数也是很低的(载量很低)。同时,唾液中的酶,会对艾滋病毒有抑制作用。唾液中还含有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能够与防止病毒入侵的细胞受体分子相互作用来阻断HIV感染。
再解读一些特殊的情况,即牙龈出血、口腔溃疡。
牙龈出血:不属于开放性的伤口,并且多数情况下伤口很小,也就相对不容易形成较大的病毒载量。但如果你真的发现对方出血很严重,也要引起重视和谨慎的态度。就像牙医一样,也是要在患者拔牙或治疗压齿前检查艾滋病的(这是正规医院的强制要求)。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大多数情况的口腔溃疡无需担心,但如果出现流脓、渗血的口腔溃疡,就要引起重视,避免深度的舌吻行为发生,此种情况会增大艾滋病的传染概率。
了解更多内容或需要帮助,请查看我的知乎主页或公号【阴哥不恐艾】,艾滋病、恐艾资深自媒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