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8ajhK4E 发表于 2023-1-8 08: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月4日,话题#多野中小银止调解入款利率#登上baidu冷搜,激发存眷。
据华夏证券报报导,尔子日前调研发明,短期多野中小银止对于按期入款挂牌利率截至下调。不外,也有部门银止出于新年“启门白”的思考,将入款利率截至阶段性小幅上浮。
值患上留神的是,2023年前二个生意日,银止股表示比较“抢眼”。1月4日开盘后,银止板块疾速推降,宁波银止、无锡银止一度涨超5%。停止开盘,银止板块个股齐线支涨,无锡银止、宁静银止、宁波银止涨幅居前。

多野中小银止下调入款利率,客岁 11 个月住民入款增加远 15 ...-1.jpg
数据显现,2022年11月群众币入款增加2.95万亿元,此中居民入款增加2.25万亿元,2022年1~11月,住民部分新删入款合计14.9万亿元。

精彩评论5

avatar
在线会员 2p9KVB 发表于 2023-1-8 08: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说银行股。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看空未来的地产和实体,那你就没有道理看好银行股。
大行或许不会倒闭,但是如果地产和实体都不行的话,银行的高利润是无法长期维持的。

然后说说储蓄率。
建议大家看数据的时候,尝试一下“肉食者”的思维模式。
比如你看到储蓄意愿和储蓄率上升的时候,会想到什么?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经济不好了,大家都穷了,信心不足了,资金空转了……
无非就是这些对吧?
在知乎上容易高赞的,也不过就是把这些用更加精彩的文字表述出来。
但如果你转换思维模式,站在肉食者的角度呢?
这个数据是不是说明,居民储蓄的弹药库又开始充足了?
如果明年拉动经济要加杠杆,这是不是一个可行的选项?
毕竟没有钱的账户里,即使加上杠杆还是没有钱。
只有有钱的账户加了杠杆,才会变出更多的钱。
那如果要撬动居民储蓄这个点,需要在什么方向出政策效果最快最好?
如果这些政策还不行,下一步往哪里转?

这就是肉食者的思维,“好不好”是不重要的,“行不行”才是最重要的。
你也不用管这些储蓄是哪些人的,能拉动消费和经济的,本来就是那些有钱的人。
知乎上这些视消费和投资如豺狼猛兽的人,从一开始就不该是你指定政策时候的目标,或者说完全不用考虑他们。
因为他们没有活力,对社会来说既不是动力,更不是危险。
用知乎自己的话来说,叫“毫无统战价值”。

社会是多元化的,一项政策如果起到明显的作用,几乎必然是一部分人获益,一部分人受损,当然还有那么一小撮人永远获利。
如果一项政策所有人都叫好,那它基本上就是一项没用的政策。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最好的政策,永远是让绝大多数人难受但最终可以接受的政策。
因为这说明这项政策经受过了充分的博弈。

你可以说这是“肉食者鄙”,或者“肉食者卑鄙”,但你说了有用吗?没用。
既然没用, 那与其发泄情绪看爽文,不如试着自己也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一下。
这不是屁股问题,这是为你自己好。
你当然不可能因此抢在肉食者前面(或者说跑得太快了反而会有反效果),但有时候就能让你快别人一步。

在经济好的时候无所谓,大家都在电梯上。
经济不好的时候,电梯上就装不下这么多人了,你快的这一步,很有可能就能让你留在电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98kqiX 发表于 2023-1-8 08: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存款对于银行而言是成本,是负债,高额利息的支出无外乎会增加成本压力。银行只有想方设法把钱借出去才能实现净息差,实现利润。
即使银行将人民币个人存款定期整存整取五年挂牌利率由3.85%调整为3.7%,这个利率在目前靠谱的理财产品市场也是几乎找不到的。即使以往最保险的银行理财,去年也于上千只理财产品暴雷,跌至负利率,在这个时候,也许只有定期的银行存款才是最符合国人的长期保值增值的投资。
事实上,银行目前也不差钱。去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再一次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银行目前的货币储备是足够的。
和以往的习惯,年底银行为了吸储而提高存款利率不同,今年很显然,银行的存款是足够的,降低利率以缓解资金成本压力,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对于银行而言如果把钱良好的贷出去反而是个较为严重的话题。
房地产融资政策虽然放宽,但也仅仅针对那几十个优质房企,其他的房企暴雷压力山大,银行借钱一定是肉包子打狗,地产企业端的银行借贷即使是再高利息,银行也是不敢,其次,12月民调消费者购房意愿降到历史最低的16%,各地二手房和新房业务在政策刺激下并没有有效缓解,占据银行贷款业务30%以上的住房业务贷款几乎停滞,这个时候银行的贷款业务举步维艰。
其实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长期依赖,银行依托房地产的暴利和住房贷款利率的高企,钱太好赚了,早已丧失了迎接挑战和刺激企业发展的动力,就以对小微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来看。即使最高的建设银行,也不过10个点,远远低于房地产业务近30%以上的贷款比重额度。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由此可见,银行只有转变思路,提供对非地产行业的小微企业给予更多层面的支持,才可能扭转局面。
其次,银行降息也符合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层面的执行。
只要中国目前内需拉动不起来,消费热情没有调动,房地产持续低迷,我们的降息政策还会进一步持续下去。贷款利息下降,也其实就意味着存款利息的下降。银行要保证银行的利息差不变。因此降息最后的成本其实是由储蓄客户来承担,这也是政府的用意,就是通过降息来刺激你持续消费,也或者你把钱投资到其他渠道,从而带动内需消费,刺激经济发展。
请问,你把钱都存起来了,怎么刺激消费,另外你和银行都还想拿利息,企业却卖不出去产品,你又想找谁拿呢?羊毛出在羊身上。储户原来的存款高利息主要是来自于其他的顾客的消费支出。
没有消费,哪里利息给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BNaHK 发表于 2023-1-8 08: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恰逢百年变局,大势难测,保本为上。
1、房子是用来住的,房地产投资价值被弱化,这个投资渠道被堵死。
2、股市将在2800—3500之间震荡,没有值得关注的板块,黑天鹅频出,风险巨大。
3、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已经出现了亏本状况,是历史上少有的。
本来国内的居民投资渠道就狭窄,房子、股票、理财等投资都是风险大于收益,除了储蓄还有其他的选择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hG31PMftg 发表于 2023-1-8 08: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15万亿,听着很多,平均到每个人不过是存了1万块,整整一年就存那么一万块,每个月不过存1000块,这还是平均,如果按2/8分配,普通人只会更少不会更多。就这么点积蓄还要瞄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VeUB7M 发表于 2023-1-8 08: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知友们提供更多信息:
多家银行又下调存款利率!去年11个月居民存款增加近15万亿,储蓄意愿为何高涨?

1月4日,话题#多家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登上百度热搜,引发关注。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记者日前调研发现,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对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下调。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出于新年“开门红”的考虑,将存款利率进行阶段性小幅上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前两个交易日,银行股表现较为“抢眼”。1月4日开盘后,银行板块迅速拉升,宁波银行、无锡银行一度涨超5%。截至收盘,银行板块个股全线收涨,无锡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涨幅居前。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2022年1~11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总计14.9万亿元。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日前,乌鲁木齐银行发布公告称,为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该行将对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个人存款方面,活期存款利率由0.3%调整为0.25%;一天、七天通知存款利率由1.04%、1.755%调整为1%、1.65%;定期整存整取二年、三年、五年利率由2.73%、3.5%、3.85%调整为2.7%、3.35%、3.7%。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图片来源:“乌鲁木齐银行金雪莲财富”公众号

新疆银行也对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将人民币个人存款定期整存整取五年挂牌利率由3.85%调整为3.7%,其他品种期限利率保持不变。此外,五大连池农商银行也自2023年1月1日对定期存款利率进行调整,三个月至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利率较此前下调5至25个基点。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图片来源:“五大连池农商银行”公众号

不过,也有多家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小幅上调,以吸引更多客户。例如,1月1日起,河南义马农商银行、宜阳农商银行将一年、两年、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至2.25%、2.7%、3.3%,湖北谷城农商银行整存整取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均由3.00%调整至3.10%。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图片来源:“河南义马农商银行”公众号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对于中小银行近期对存款利率的密集调整,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下调主要是受存款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通过结合市场环境,调整自身负债成本,从而引导客户行为优化负债结构。上调存款利率则可能是出于“开门红”的考虑,通过吸收长期稳定资金,夯实业务“基本盘”,但预计只是阶段性动作,不会持续太久。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业内人士:存款产品降息是大势所趋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去年9月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和中信、光大、平安、浦发等大型商业银行均对存款利率进行下调。
而此次多家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目前大中型银行的存款利率未出现明显变化。
工商银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15日该行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后,目前该行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产品利率为3.0%,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05%,“目前存款产品利率较低,如果客户想锁定长期利率,可考虑加大对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配置力度”。
对于2023年,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仍存,降低高成本负债将成为重点工作,存款产品降息是大势所趋,建议居民加大对其他金融产品的配置力度。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资料图,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近年来,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的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稳步推进。
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序推出: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形成改为加点确定,消除了存款利率上限的杠杆效应,优化了定期存款利率期限结构。2022年4月,推动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面对不同银行之间差异化的存款利率,储户也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这样一来,存款利率能更多地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市场能更好地发挥出其在存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张旭表示,当金融机构下调存款利率的效果传导至贷款端后,能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激发出更多的融资需求。


人们更爱存钱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人们似乎更爱存钱了。
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2月27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
2022年央行已发布四个季度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与此前数据相比,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已从去年第一季度的54.7%上升到了第四季度的61.8%,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占比分别为58.3%、58.1%。
目前,居民存款热情较高。央行去年12月12日发布的2022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3个百分点。
2022年1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2022年1~11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总计14.9万亿元。
经济日报曾刊文指出,居民的储蓄意愿为何上升?这其中包括主、被动两方面因素。根据经济学原理,居民的储蓄意愿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收入预期、存款利率走势、金融市场收益率、购房计划、非预期变动等。从2022年的情况看,居民储蓄意愿上升更多基于预防性考量。
从主动因素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住户存款的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2元,实际增长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实际增长4.3%。
再看被动因素。一是消费场景受限。由于此前疫情多地散发,餐饮、文旅等线下接触型消费受阻;受疫情扰动,居民的流动性偏好有所上升,这也造成了储蓄的被动增加。二是资本市场波动。受资本市场波动尤其是债市波动影响,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多次出现大幅回撤,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转向了存款市场。三是预期不稳。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高企,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面临“稳增长、控通胀”两难,世界经济复苏尚存不确定性。
(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何小桃 杜恒峰
校对|王月龙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 11 个月居民存款添加近 15 ...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证券报、澎湃新闻、经济日报、第一财经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