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运营真的是个好工作吗?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tkgvdkBWvT 发表于 2022-12-31 09: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旅店转止到新媒介也好未几3个多月了,道谎话干企业新媒介战从前干自媒介的觉得完整是差别的,从0到1也果然是很易,因为公司出人戴尔,根本也是自己探究,市情上的课尔根本上皆听过,根本是为了报班,大概是甚么实践派,实践根本上不克不及够,许多课程竟然正在2020年借正在举荐从0开端干公家号,如何没有让尔现在用千千静听呢?越朝里钻研越以为经营那个事情太实了,他太借帮于仄台了,假设公司一面资本也没有给您是果然干没有起去的。

精彩评论5

avatar
在线会员 GpLZL 发表于 2022-12-31 09: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的,苦逼,累,看似做在办公室里,其实和工地搬砖没有区别
运营啥都要干,文案、编辑、推广、客服。。。没有十八般武艺真不敢接这个活
为什么现在你还能看到别人从0开始做公众号,是公众号真的不能运营了吗?我看是你道听途说的,然后就认为这个行业不行。
为什么拼多多比淘宝京东起步晚还能成功上市?还是解决了用户的核心诉求
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从事运营工作,那是中国的产品需要运营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运营一个知乎账号,应该怎么做?还不是从0开始做,那么怎么衡量我们的数据指标,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那你有没有考虑写什么样的文章来获得用户的认可?这些都需要研究的。
运营是需要公司的资源支持,就看你怎么去申请资源?怎么触发用户参与事件了
运营虚不虚这个需要你工作一两年后再来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J8AJeV 发表于 2022-12-31 09: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一次
<hr/>我们目前所说的运营工作涵括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新媒体运营以及自媒体运营;平台中的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社群运营等等;电商版块中的电商运营细分的数据运营、品类运营等等;以及O2O或社群类平台公司体系下所包含的商家运营、KA运营、社区运营等等。
不同的公司对于不同的运营岗位的职责划分以及能力诉求不同,但是运营的逻辑是相同的,运营本身的工作内容相对于公司其他部门岗位而言较为抽象,但是同样是有产品或者目标来承载。大多数公司普遍缺乏完善的运营体系框架以及目标策略方案,所以很多运营人员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总是很迷茫,不知道应该如何搭建运营的框架,不知道如何围绕目标进行策略制定以及统筹相关资源,最终所完成的运营目标结果显得模棱两可,上级领导不是很满意,自身也无法从中获得成就感。
<hr/>首先引用一下「运营」的百度字面解释:
从广义的角度上说,一切围绕着网站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
我们根据运营的字面解释发散自己的思维提炼对于运营的理解。
我把运营的概念理解为:针对任何事件,一切围绕事件目的所进行的人为干预都叫运营。我认为这个概念理解适用于所有的运营工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可以采用运营的思维来进行分析和理解的事情。如果我们自身的运营思维开阔以后,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运营的思维理解,一切皆可运营,一切皆可盘。
<hr/>举一个例子。

ABC三个人中午一起去吃饭,但B想去吃麻辣烫,C想去吃鱼火锅。(这个例子的背景状况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应该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毕竟中午吃什么跟男女朋友到底在哪,是一样麻脑壳的事情。)
此时A想要吃清淡一点的炒菜,那么A可能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达到让B和C跟自己一起去吃炒菜的目的。B想吃麻辣烫,C想吃鱼火锅,那么B和C的潜意识当中并没有想要蹭谁的饭。ABC三人一起吃饭,买单结果是AA制的可能性很大。
第一种情况:A对B和C说,我最近有些上火,需要忌口,想吃一些清淡口味的菜,我们一起去吃炒菜,等我去火了以后再和你们去吃麻辣烫或者鱼火锅好吗?此时,B和C大概率是不会拒绝的,最终ABC三人一起去吃炒菜。
A便是吃饭这一事件的运营者,想要达成的目的是B和C跟自己去吃炒菜。第一种情况下的运营的成本是:他人对于自己的一次理解和包容。属于人性运营(也可以说是人性的绑架,我们生活之中不乏善用此种方式的朋友),一般被拒绝的可能性很低,因为拒绝就会显得自身的宽容和同理心不够。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多次使用,一次两次都可以理解,多了就会让人得出一种“他就是这样一种人”的结论。
第二种情况:A掏出一张有效期内满200元减30元的代金券告诉B和C,代金券如果再不用就过期了,我们去吃炒菜把这张券用了,下回再一起去吃麻辣烫或者鱼火锅。吃饭有一张代金券可以满减优惠,对于吃饭这件事来说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因素,B和C觉得划得来,麻辣烫和鱼火锅未必一定要今天吃。最终ABC三人一起去吃炒菜。
A依然是运营者,目的依然相同。所付出运营的成本是自行掏出的满200元减30元的代金券,实际上A也可能并没有投入任何成本,所付出的代金券是上一次吃饭别人买单所赠送,但针对这一次吃饭的事件来说,A通过代金券的“成本”投入达到了三人一起去吃炒菜这一事件的目的。
第三种情况:B想法笃定执意去吃麻辣烫,但C立场犹豫。A目的不变,想吃炒菜且需要三人AA费用。此时A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B身上,所以A可以拉D入场,需要考虑适配C和D的投入成本以达到吃炒菜并且摊薄买单费用的目的。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都可以采用,如果C和D同意,则投入成本确定,如果C和D其中一人仍有犹豫,A便需要考虑采取其他的方式,然而其他的方式所产生的成本投入会背离A想要去吃炒菜的初衷,因此A可能会放弃集齐三人吃炒菜并且摊薄买单费用的目的,转而心里骂骂咧咧单独去吃别的。
此时A作为吃饭这一事件的运营者,在运营预算溢出太多的情形下放弃原定运营目标计划,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很常见,运营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四种情况:A并不想逼逼赖赖考虑过多的因素,目的就是要吃炒菜,并不在意投入成本,直接放话:今天的单由大爷我买单。此时B和C基本毫无招架之力,绝壁异口同声:OJBK!最终ABC三人一起去吃炒菜。
此时,A作为运营者所投入的运营成本是巨大的,但被拒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不用自己买单这个条件使得B和C占便宜占到了吃饭这个事件的天花板了,这种条件下,相伴吃饭的对象是B和C便不再重要,换做任何人对目标的达成都没有影响。这是实际运营的过程中最不可取的一种方式,“但凡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便不是问题”,运营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在我们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想要达到自己最终运营的目标结果,往往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充分运用可以支配且适用的资源去解决问题。
<hr/>上述所举例子仅是以A的角度来进行几种情况的分析。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吃饭这样普遍的小事情也可以通过运营思维来进行分析,我们之前可能并未发觉这其中也包含了运营思维。我们可以把上述所举的例子归纳为用户运营和活动运营。
生活中很多事例都有运营的思维在其中,只是我们并不把这些事例当成是运营的事例。
运营工作的本质意义是:连接需求,达成目的。寻找双方的需求,调动资源,嫁接资源,通过谈判连接到需求方,实际谈判的过程中,通过策略性的人为干预,决定最终的目标结果。
一个优秀的运营者,不只是一个事件发展的跟随者或者执行者,而是一个统筹决策者,对于整个事件乃至由这一事件引发的支线事件能够做到Everything is in control。
优秀的运营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人不一定能够胜天,但事一定在于人为。运营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强化自己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思维逻辑能力。
<hr/>上述例子我们换一个视角,站在A想要去吃炒菜的这个饭店S的角度。
S如何获得更多A这样的消费者。
饭店的位置是确定的。决定在哪开饭店,以饭店为中心点,以2KM为半径覆盖范围的人群便是主要目标受众,也是饭店日常经营的基本盘。
装修风格布局也是确定的。菜品及价格,决定了基本盘的到店率、客单频率以及口碑裂变。装修风格布局是对行业以及市场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决定,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打造独具一格的装修风格,前提是这种独具一格能够让人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而不是一声:切!菜式出品的品质是开饭店的基本道德。这种基本道德就像做人一样,做一个好人是基本道德,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价格是根据目标覆盖范围内的同业对手的分析作为参考,并结合自身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对比所定。
除此以外的营销手段、堂食或者外卖服务等等都是可以分析并且做出运营策略调整的关键因素点。营销手段与各项服务的标准则是S运营的空间所在。S的运营者的运营核心是:站在饭店的角度为消费者着想。需要掌握饭店经营者当阶段对于饭店的目标要求,是人气、客单价、毛利率、净利润、口碑传播等哪几项指标,围绕这些指标来匹配运营的策略。
人气是S的堂食上座率,也是S的新媒体平台的关注、评价、点赞、互动参与数据。比如微信公众号、大众点评、抖音、视频号等等消费者日常能够快速关注到的平台的数据。客单价、毛利率、净利率、净利率等指标则要求运营者能够具备一定的BOSS思维。
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提升指标系数,优惠券的发放,其他形式的广告投入都是很稀疏平常的事情。运营要做的事情便是不断的创新迭代营销服务的呈现方式,可以多一些和其他竞争对手不一样的内容,能够在手段上比竞争对手走在前面。也可以举两个例子。
比如从菜单入手。大部分的饭店现在都讲究食材的原生态,但原生态不是把厨房做成透明玻璃的开放式厨房就叫原生态,也不是在厨房下方陈列一些大米、粮油等实物就叫原生态。菜式的食材出自哪个农场做到源产地溯源,用户扫码就能看到源产地的视频(视频是新媒体可以前往拍摄剪辑),比如你说牛羊猪肉是哪来的,鸡鸭鱼是哪来的,说有什么用,不如把采购源产地养殖场的视频拍出来让用户看到。堂食用户在厨房窗口点单的时候可以了解到食材的源产地,落座以后同样可以通过菜单了解到食材的源产地,菜单上主打的菜式下面还可以有一些关于如何讲究膳食平衡、如何进行膳食搭配点菜的一些参考建议,当季可以吃哪些时令小菜等等。饭店的菜单便可以有很多从用户心理的角度去发散运营思维进行创新迭代的升级。
比如从新媒体互动入手。堂食用户用餐人员的组成有兄弟聚餐、姐妹聚餐、家庭聚餐、商业聚餐等等,用餐形式也有日常聚餐、企业餐、生日餐等类型,根据不同的聚餐用户或形式结构构思新媒体短视频的拍摄,让有想法的堂食用户可以参与饭店S的新媒体互动玩法,提供参与奖励。获得堂食用户参与的许可拍摄一段视频,提供用餐奖励,并在用户用餐结束前提供10s剪辑版,让用户能够发布朋友圈(视频要围绕用户想要发布朋友圈表现的内容来进行拍摄)
<hr/>结尾的话。
新媒体运营不能只停留在考虑文案、设计、排版等等考虑层面。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不过是当下万千运营流水线上的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而已。文案如果只是段子,生活当中谁都是段子手,不缺你一个。每年毕业的具备adobe设计技能的应届毕业生一茬接一茬,专业技能如果真比起来,大多数人都未必可以达到高级水平。排版这种基础的事项就不说了,自己穿的整整齐齐打扮的漂漂亮亮,排版都做不好么?是怎么学会捯饬自己的?
新媒体运营也好,电商运营也好,平台运营也罢,所需要的技能都不仅仅只是基础技能,基础技能只是你进入这个岗位的门槛,是基本道德,在基本道德以外,还能创造什么价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去思考,并且努力去养成的。
希望你不是一个熟能生巧型的人,而是一个随时可以跨越行业驾轻就熟的运营者。
真正理解了运营,你一定会觉得运营其实很有意思。
(另外:觉得说的还可以就点个赞嘛。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rnlT 发表于 2022-12-31 09: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描述,每一个行业只能是别人带你入门,后面要看自己的做法,社会就是社会,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带,大学的教我们的人生的一门课目叫“自学”。运营虽然要打理日常事务,好多人会简称叫打杂,但是更多的要了解每一个产品的细节。我先根据你的描述我做出一些见解:
企业新媒体和自媒体限制

1、你是代表公司,不是个人,发布东西只能用于利益于公司的正能量等
2、企业的新媒体可以算是品宣一类,要不人设化玩法,要不只按照活动发布了解品牌或产品认知度
3、新媒体还是自媒体,都是线上的营销手段一种
市面上的课程的优缺点

1、如果先尽快了解,网上的课程会教你一些基本操作
2、课程会根据内容质量做出定价
3、课程有实操和基础,如果要少踩坑,可以听那种实列分析拆解
总结

公司招运营是创做价值,预算多有预算多的做法,预算低就有预算低的玩法,如果精简流程,缩减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或者流量,这个才是运营要做的东西。如果需要公司支持,你需要调出数据中已经创作的价值跟公司交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7s4v 发表于 2022-12-31 09: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应该都会思考。
运营是个好工作吗?要不要做运营?
在做了一段时间运营后,会思考,要不要继续做运营?
1、运营是个累活
首先可以肯定,运营不是个轻松的工作。
运营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学会的一项技术;运营是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灵活运用的一个工作。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工作,是靠不断练习就可以学会的。
但运营不是。
相同的一种运营思路,相同的执行方案,甚至相同的运营流程。不同的人去做,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所以,运营不是一个可以复制的工作。至少,有1%不能复制。
这造就了,运营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一位运营人要钻研策划、增长、促活、留存、推广、编辑、排版、调研、分析、写代码、PS设计等数十种技能。
不说精通吧,但都要掌握,灵活运用。
所以运营人常说,运营累的像狗一样。
2、慢工出细活
越轻松的工作,收获越少;
越复杂的工作,收获越多。
收获越多,在同龄人里就越有竞争力。
我想,这段话你肯定认同。如果不认同,你的世界观恐怕是崩塌的。
运营的复杂性在于步骤流程繁多,但是大体离不开“产品搭建”、“用户增长”、“促活留存”等三个方向。
首先得有一个好的产品,其次给产品带来用户,接着增加用户黏性,让用户留下来。
如果把公众号当作一个产品。
1、“后台设置”、“前端界面”都属于“产品搭建”方向
2、“内容信息”属于“用户增长”方向
3、“专题活动”属于“促活留存”方向
当然,有时候“内容信息”也可以“促活留存”,“专题活动”也可以“增长用户”。
围绕这三个方向,再去使用策划、增长、促活、留存、推广、编辑、排版、调研、分析、写代码、PS设计等数十种技能,你就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了。
“数据调研”是为了洞悉一个产品的优劣,可以优化产品。
“PS设计”是为了把内容变得更好,可以增长用户。
“文案策划”是为了把活动做得更好,可以促活留存。
围绕不同的运营方向,你还可以掌握更多的运营技能。
精心设计的海报能不能涨粉?
排版界面能否提升体验度?
封面图能不能刺激眼球?
运营是一个学无止境、用无止尽的工作,可替代性弱,就会越来越吃香。
3、小城市的运营叫“运维”
我们都知道,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是市场的经济规律。
小城市,没有像新零售一样万亿级的市场。在小城市,就算你是一匹野马,都没有可以让你驰骋的疆场。
市场,决定了运营的天花板。
互联网公司扎堆在一线城市,运营岗位也集中在一线城市,顶尖的互联网人才也集中在一线城市。
小城市,互联网公司少的可怜。市场决定收入,收入决定工资。在小城市做运营,吃饱饭可以,但飞黄腾达不可能。
更何况,小城市的运营不叫运营,只能叫“运维”。运营维护一个项目,确保正常运作。
所以,是到一线城市,和优秀的同行共聚一堂?还是在小城市,和同龄人与世无争?
当然,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从小作坊开始起步的。惠普、迪士尼、苹果、谷歌、亚马逊都诞生于车库,万一画大饼实现了呢?
不过,不要拿自己的青春做赌注。
大城市是最好的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B5tmA 发表于 2022-12-31 09: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运营是不是好工作不在于运营,而在于一个好的工作,具备哪些特质:譬如一定成长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