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官方的说法就不引用了,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全媒体的概念,具体可以看以下脑图。
但无论是渠道、形态等的差异,最本质的还是要靠硬核的内容,有声量的报道。
换句话说,优质的、能引起巨大社会反应的报道,才是媒体的硬通货。传统媒体都在积极地向全媒体转型,无论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但成功与否,这个太难评定了,如果要按官方标准,可以去看每年都会有的评选,比如国家新闻出版署评选并公布的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入选的单位或项目。
但入选真的就代表成功吗?这还真不一定,只能说是一种肯定。以去年为例,入选的有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等,旗下的抖音平台、客户端、公众号、付费工程等等。
详情可以见链接 https://www.nppa.gov.cn/nppa/upload/files/2021/12/c02146f085b4be1d.pdf
实际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所谓的全媒体,想要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才,特别是优质内容生产人才,更通俗来说,一个优秀的记者、采编、策划、文案,具体到一个个的人。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