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怎样对待微信新功能小绿书,是模拟还是超越?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风雪一更 发表于 2023-2-23 08: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疑公家号文章的新版展示方法,跟小白书籍很像,怎样看待此次”模仿“

精彩评论2

avatar
在线会员 vCUCSWp 发表于 2023-2-23 08: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 今天公众号圈子很火的关键词是”小绿书“,小绿书是对标小红书而言,指的公众号推文新推出的展现形式,顶部是图片,支持左右滑,底部是文章和留言,这种形式跟小红书很类似,接近一样。为什么要模仿呢?先抛开这种形式背后的原因。谈下这种形式有哪些优劣势。
  • 我也是小红书的长期忠实用户,在我的体验原则看来,小红书这种体验并不是最好的体验。首先顶部有横向展示,多了横向的操作,往下滑是竖向的操作,两种操作叠加的体验,跟纯竖向一次性一种手势的体验比起来,阅读者的心理负担略微有点大。其次小红书还有几个体验缺陷,比如不能查看大图,如果我想看图片细节,无法查看,比如苹果13和14的功能对比表格图片,小图看得很不爽。相反小红书双击图片是点赞,推测在小红书的产品眼中,点赞的功能增加社交属性,增加观看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比查看大图的优先级更高。但是基础体验得不到保证,去追求更层级的需求,有点顾此失彼 了。微信的社交体验也是以框架体验为基础。另外小红书的推荐机制也是简单粗暴,比如我搜索一次减肥,接下来满屏都是减肥,没有其他新内容,将来一周都会被相同的内容霸屏。又比如我每次给优质内容点赞,都会给我弹窗,问我是否开启通知,关闭后,下次点赞仍弹,对用户过多的打扰,只有我觉得糟糕吗?

怎样对待微信新功能小绿书,是模拟还是超越?

怎样对待微信新功能小绿书,是模拟还是超越?

怎样对待微信新功能小绿书,是模拟还是超越?

  • 说回微信的小绿书,微信对细节上的处理做得相对精致,支持查看大图,识别图片的二维码,这沿袭了微信形成关系链的传统。略微有个瑕疵是,微信的下绿书收藏后,收藏icon没有变成已收藏状态,因此不能取消收藏。违背了尼尔森的状态可见原则。

怎样对待微信新功能小绿书,是模拟还是超越?

  • 微信模仿小红书的做法,深思背后原因,我的愚见是头图对于读者来说,阅读门槛更低,更能吸引读者往下阅读,正所谓一图胜千言。而且1000字体的限制,也让浮躁的网民降低阅读压力,阅读完成率将会提升,从整个内容流转效率上有所提升。另一方面,降低创作者的准入门槛,和创作负担,同时创作者同时得到更多的互动和关注。
  • 这个调整符合微信一贯的做法,把产品做轻,轻则舒畅,舒畅更容易形成传播链条,在基于微信庞大的社交网络,得道极速的传输,传输后用户的粘性也会相应提升。微信的大神产品肯定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像班上优秀的同学学习,也不算丢人的事“,以最低成本的开发模式给用户带来更大价值,从而提高微信的商业价值。这个版本的小绿书是1.0版本,微信后面的内容产品发展,推测已有成型的规划方案,我目前无法预判,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2I7hqC 发表于 2023-2-23 08: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新推出的功能小绿书(WeChat Channels)是一个类似于博客的内容创作平台,让用户可以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或个人号进行分享和推广。对于微信来说,这个功能可以增强其社交媒体的内容创作和分享能力,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如新浪微博、知乎等进行竞争。
    对于小绿书的模仿或超越,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功能上看,小绿书的确与现有的一些平台有相似之处,如新浪微博、B站等。但同时,小绿书在一些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如它是基于微信的平台,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分享,不需要下载其他应用;它与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号结合紧密,可以为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号的内容创作提供更多选择和灵活性。
    因此,可以说小绿书并不完全是模仿其他平台,它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当然,它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实现对其他平台的超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