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十里平湖霜满天 发表于 2023-2-22 08: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题已经参加知乎圆桌「2020 电商增加启动力」,更多会商,欢送面打圆桌链交>>>

精彩评论5

avatar
在线会员 ECCf2f 发表于 2023-2-22 08: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域流量,百度百科的定义我觉得基本靠谱。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百度百科关于私域流量的定义


我再来延伸下都有哪些渠道,线上场景有自家不用付钱的流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短视频号,短信渠道;线下有你服务的场景,如线下活动,服务场景等。
私域流量重要的特征,就是不用向第三方付费,且能自主触达!

为什么私域流量重要,因为第三方平台的流量太贵了。
有好运营商和内容的情况下,汽车行业在头条的留资(留下信息试驾),投放费用普遍情况是50-100元/号码。但头条朋友也跟我说,好的情况也有30-50元(可能是我愚昧吧)。按照10%的到店试驾率,每个试驾乘客的成本500-1000元。
出行行业的司机招募留资也要50元/电话,出行行业发券也要10元/号码以上~
以上是有钱的情况,还有一个更糟糕的情况,万一你是没钱的甲方呢?好方~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只能自己撸起袖子,见一个抓一个,把你接触过的潜客变成你的私域流量,不断沟通和安利你的产品。

对于客单价高的产品,私域流量的沟通是必经阶段。
以上举的两个例子的单价差别很大,对于客单价高的产品,例如几千元的线上课程,一万多的轻医美,十几万的车,都有一个很长的转化过程。即使买了流量,还是需要转入私域流量进行运营。举个汽车的例子,你在头条信息流留下手机号码预约试驾后,销售会打给你确定意向,并且要求加你微信(这是加你的是销售的一个企业微信号),你试驾后没有购买意愿,也不妨碍销售姐姐更你成为点赞之交,不断的发朋友圈持续触达你,潜移默化看什么时候转化你这个客户。

第二是私域流量管理和变现的工具越来越成熟。
现在由我来列举各渠道私域流量的变现工具:
微信环境中,怕客户流失被员工带走可以用企业微信;
社群有wetook,进群宝,群鲸等机器人来管理;
下单有各种微信开放小程序(免费的有商品橱窗,群接龙等);
社交电商有微店,有赞等商城工具,还有MLM模式的贝店,让你轻轻松松做微商;
还有第三方专业平台,京东,拼多多等;还有各种服务于微信环境的Saars系统,支持私域私域流量裂变;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有站内购物工具,商品橱窗,购物助手等。

2020年Q1已经过去,大家的年度关键词还是“太难了”,但我们仍然要面对一个事实,随着全球疫情扩散,全世界人民的消费场景都往线上转化(见下图)。因此发挥线上私域流量的价值非常重要,一是帮你捂紧钱袋子,而且帮你收割线上私域流量。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来自网络

一些好的玩家,例如完美日记,国货彩妆品牌,年营收超过40亿,私域流量有几百万个人号好友,为什么?卖货啊!从一个个快递盒的小卡片,把粉丝吸引到“小丸子”的流量中,不在被某宝收割抽成。何尝不是一个更经济智慧的方法。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有了私域流量的思维和手段,将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度过困难的2020哦,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ECCf2f 发表于 2023-2-22 08: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隔一段时间,业界都会开发出一些新的名词,「私域流量」就是其中之一。
这几年一直都有人在说,现在app倾向于把流量「圈养」起来,比如送外卖会做一个app,卖卖二手东西会做一个app,看电影写影评一个app……相当于把互联网割裂了开来,然后有人还在号召如何能打破这种次元壁,回到百川归海的过去云云。然后风水轮流转,虽然口号喊得很响,但是更加细化,更加私人的「私域流量」反而被提了出来。
其实相比搜索引擎,每个app所持有的就是自己的私域流量。只是这个私域流量过于庞大,还可以继续的细分下去,到一个个具体的,由个人或者小团体维持的社群为止。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圈养流量」可能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以至于在细分之后,还有细分的必要。
让我们从头说起。
互联网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问题,各种衣食住行等等的消费,想比以前只能被动的接受电视的推送和亲朋好友的推荐,现在的人们能够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了,但看这一个维度,这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但是信息过多就带来了筛选成本,就像在搜索引擎上一搜外卖:刷刷刷七八页全部都是,那么如何选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价格又适中的外卖呢?
于是就有了专门做外卖的软件,预先帮助人们筛选出了外卖的信息并且分门别类的显示,这样人们就不用每次都用搜索引擎来找外卖,而是通过专门的外卖app来寻找,久而久之,专业的app还对供应链进行了整合,让整个链条上的运营成本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人们第一次通过专门的app来满足的需求,可能仅仅是为了降低自己的搜索成本,而在和app重复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就对这个app的评分和分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在方便顾客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力量——有了市场力量,这些app就可以通过这种信任从供应商那边获得一定的利润了。
所以我们就得到了三个产业经济学中常见的关键词:搜索成本、声誉博弈和供应链优化。私域流量,不管其载体是微信群,朋友圈,还是公众号等等,这三点是共同的,必须要占有至少一点,才能有和公域平台竞争的可能。
也就是说,越需要降低搜索成本的,越需要声誉背书的,越看重长期的、频繁的和顾客互动的行业,私域流量就会更有价值,否则,如果不能降低搜寻成本,产品非常的标准化,不需要背书,或者都是一锤子买卖,不需要顾客互动;或者顾客多元化需求强烈,很容易腻歪,那么私域流量就价值不大。
这也是很多「把私域当公域用」的行为转化率低的原因,并不是在朋友圈发广告,或者拉一个同学朋友的群发广告,就是「把私域流量用起来了」——事实上,私域流量都是很小的,如果不能够充分的把价值发掘出来,小池塘拿什么和星辰大海相比?就比如:知乎用户写一个不相干的广告词,在不考虑站内推荐的情况下,最多就是推送给了其所有的关注者,并且关注者还未必看;这样的流量,如何能与app推送的全站热门相比?星辰大海就是星辰大海,公域胜在量,私域胜在质。
比如说:像美容院、健身房这种以销售体验为主,商家和顾客在买卖过程中互动频繁且很难量化,并且单个消费者就能给商家就能带来很高利润的行业,私域流量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因为和公域相比,消费者在互联网上搜一搜,然后去实验的代价很高,而商家只需要能够维护住一小撮核心的顾客办了消费卡,流水就能够支持这家店开下去,三个关键词,占据了搜索成本和声誉博弈两项,所以这样的行业就可以说比较适合利用私域流量来维系住的。
像 @周召 的答案里面说的生鲜水果,生鲜水果其实同质性相对是比较强的,搜寻和试错的成本并不算很大,并且在公域的网店上一样能够建立信誉的需求,所以这种情况下成功的案例,其实走的就是供应链优化的路子。因为私域虽然人少,但是经过筛选过之后的消费者单个的购买欲望都很高,所以那位「以身试果」的胖姐姐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自己相比正规网店的运营成本和客户获取成本,而她赚的这个钱,也是因为她对供应链的优化,去掉了公域流量平台的中介费。
平台经济的成功,就是因为通过网罗了大量的小店,吸引了巨量的公域流量;能够满足人们模糊的搜索需求和多元化的偏好;而「私域流量」的机会,则隐藏在上面说的这三个维度上,当人们的需求相对明晰,会频繁的和商家互动且试错成本较高的时候,「私域」就有了和平台一较高下的本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B5tmA 发表于 2023-2-22 08: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笑来在其著名的录音里就说过,要在熊市的时候做社群,在牛市的时候(收割)。
并且讲自己在2015年的时候做了两个公众号,写了几本书,还按照不同的主题做了好几个社区,顺便还开了几个培训班,比如写作培训班,演讲培训班,认识提升培训班,最知名的莫过于和Xidte合办的天价全栈培训班。
当然,这些都只是小钱,毕竟愿意花钱“学习和提升自己”的韭菜都是少数。
重头戏当然在后来的币圈狂潮,以前搞那些培训班,告诉你,花钱学习,学到了就能出去挣钱了,但这毕竟需要过程和时间,而且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是那么令人心动。
当各种空气币来临时,各种一夜暴富的神话每天刺激着诸多韭菜的神经,而且这个让韭菜们看不出来自己到底会损失什么,毕竟花钱学习,学费缴了就没了,学到啥东西都是很虚的,花钱买币就是一本万利的投资机会。
于是,诸多前期被公众号和各种“干货”圈进社群的韭菜们纷纷下场,让做社群的人赚的盆满钵满。
可是币圈盛宴的最大赢家显然不是李笑来,否则在录音里也不会如此痛骂孙XX是个XX。
当币圈圈粉收割的盛宴结束好久之后,电商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于是把这种玩法换了一个名字,起名叫做“私域流量”。
近期曝光的 50 分钟李笑来谈话录音内容是否戳了你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gf5WZV 发表于 2023-2-22 08: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私域流量,早已被人玩烂。打造私域流量,实属传统电商(某宝、某东)“流量焦虑”下的无奈举动。归根结底说的一件事:成本。
我来讲个养鸡的例子方便你理解:
有个原始人的村子,在森林里靠吃鸡蛋为生。在这里法律规定,鸡不能被任何人占有。想吃蛋,只能去森林里捡蛋。一个人辛苦跑一天,总共能捡到四个蛋。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你可以简单把“人”理解成商人,把“鸡”理解成用户,把“鸡蛋”理解成收入,你从用户手里掏蛋就叫做生意。而你捡蛋的森林,就是所谓的公域流量,只要有能力,谁都可以来捡蛋。
一段时间后,你发现一个人捡鸡蛋实在太麻烦了,不仅需要撒米(激发需求)吸引鸡过来下蛋,还要防止其他动物来偷蛋(防止竞品),辛苦一天才四个蛋,太不划算了。
于是你就和同村几个捡蛋人合计了一下,大家一起出力,把这块森林都给围起来。并派人把消息透露给了邻村喜欢吃鸡蛋的人(其他商人)。告诉他们这里物产丰富,资源肥美,快来我这里捡蛋,捡多久都行,只要每天上交我一个蛋就好。
这下可好了,你们几个再也不用自己捡蛋了,每天还能获得邻村上交的大量鸡蛋。而且你们工作的重心也变了,你只需要考虑两件事:
1.把消息扩大,让周边更多的村子知道(吸引更多商家加入)。
2.想办法投更多的米(广告),吸引更多的鸡(客户)过来,下更多的蛋(钱)。
相比于鸡蛋,米才值几个钱啊,对你们来说太划算了。
圈地这件事,就类似于现在某宝、某东等电商平台。做广告吸引更多的用户过来,用户一多,就能吸引更多的商家加入。而这个时候,对于邻村的人来说,你们围的这个森林,就是他们的“公域流量”。
我们继续讲鸡的故事
消息传播的特别快,不仅吸引了邻村的人过来捡鸡蛋,还吸引了更远的村子里的人过来。因为人更多了,鸡蛋明显不足了,有的人只能捡到两个蛋,有的手慢的人捡不到了,还要倒赔一个蛋,很多手脚不麻利人(新手)都感觉被欺骗了。
这时候你发现捡蛋的人,开始大批的减少,为了不减少鸡蛋的获取。无奈只能每天撒更多的米(广告促销),让森林里的野鸡生很多的蛋(提升消费力),或者用大量的米吸引来别处的野鸡短暂救急(流量导流)。
恰巧市场上蛋需求量增加(消费升级)短时间内,捡蛋的人又慢慢多了起来。但是你发现米(广告)的成本也越来越多了。已经占据了收入鸡蛋相当大的比重。最初和你一起创业圈地的几个哥们儿也不高兴了,说要赶着这个机会,再加收进门费,改成一天两个蛋。
用一下经济学边际的概念来解释,平均米的投入越来越多了,投入同样的米已经很难获得之前那么多蛋的收益了。
那些每天只能捡一两个蛋的人就再也不来了(败者退场),能捡5、6个蛋的人也压力很大(大玩家压力大),大家都人心惶惶。这就是古典电商中所谓的流量焦虑。
<hr/>那些只能捡一两个蛋的玩家,也想吃蛋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有一些聪明人来了:
这些人每天除了带捡蛋的工具进森林,还带了好多米,甚至比你平时撒的米还要多。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你开始还挺高兴,以为他们是在做慈善。后来你发现,他们竟然和野鸡做了朋友。只要他们一来,就沙沙沙往周边的林子里撒一些米。野鸡就会一下子簇拥过来,甚至还主动告诉这帮人蛋的位置。而且他们不光捡蛋,还在窝里放下字条:跟我走免费送你更多米。(加微信返现两元)。
时间一长,你发现很这些人,有的给野鸡喂食,有的给野鸡梳毛,有的人还给野鸡按摩这些人千方百计的讨好野鸡,满足野鸡的各种要求。慢慢野鸡就跟着他们走了,野鸡被他们在家里养起来,就变成了家鸡。
原来野鸡的蛋是大家都能捡,现在只有这些聪明人可以捡了,这就叫: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
虽然把野鸡驯化,花费了不少的面粉和精力。但是他们的好服务和好面粉,已经在野鸡的世界里小有名气。这些野鸡都成了他们的粉丝。这就是粉丝经济。
他们在家,通过标准化养殖不断地给野鸡洗脑打造了了自己的品牌,可比平时在林子里捡蛋划算多了,需要的人手也少了。长远看,这些人打造了自己的养鸡场,而且比在你这里上交鸡蛋,成本更低。他们对你圈的森林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低了。大的传统电商面临的流量焦虑,越来越强。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看起来,好像是私域流量赢了,成了未来的趋势,但是时间一长,这里面问题也越来越多。
<hr/>我们继续说鸡的故事,到了2020年,很多人发现了,养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你需要把厂子建起来,你还要摸清各种鸡的喜好。分清它到底是想要挠痒痒,还是只是需要梳毛?你还要准备大量的米(钩子)来吸引它们。光是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米。
而且说白了,你本质上还是在做圈森林的事。你把野鸡养成了家鸡,虽然他们变得更老实了,但也失去了野性。你可以用米吸引到他们,其他人也可以用更多的米,更好的服务来抢走你的鸡。
这就像是现在各类网红的爆款性价产品,如“喜茶”、“钟薛高”、“瑞幸咖啡”等快速抢占市场一样。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互联网体系下,辛苦建立起来的私域流量的小品牌已经越来越难存活。只要更好的选择被用户发现,原先辛苦建立起来的私域流量顷刻就会回归大森林。
养鸡的门槛越来越高,而且需要不断的自我迭代挖掘野鸡新的需求,这些大的养鸡场慢慢成了品牌。但是,这已经不是普通捡四个鸡蛋的小玩家可以做到的了。
<hr/>这个时候,又有聪明人出现了。他们发现养鸡的成本太高了,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既能够把鸡吸引来,又能少花面粉和时间?
他们洞悉野鸡的一个新需求:养鸡场多了,但是哪一家养鸡场好根本无法分辨。很多野鸡一开始被大量的面粉吸引来,但是无奈竟然进入了黑心工厂,只让下蛋不让吃米,太惨了。
洞悉需求的这些人就主动出击,他们既不想办法捡更多的蛋,也不花精力开养鸡场,而是完全站在鸡的一边为鸡来服务。比如谁家米好吃,谁家养鸡场有泳池,谁家米可以白吃不用下蛋,谁家鸡场的按摩手法高超。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这些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红、KOL,他们的核心价值就是公信力,就是掌握判断好坏的标准。
盲目的野鸡群一下发现这批人,就像是发现了救星啊,不管怎么说,先加个关注。他们说去谁家鸡场蹭饭,这些野鸡就一窝蜂的去吃。虽然他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探查鸡场服务信息。但是不要紧呀,这些费用有鸡场的主人来为他们买单,他们甚至可以对接更多的鸡场,拿着鸡场的钱来养自己的野鸡。
一些聪明的鸡场主人就想方设法的和这些红人kol们合作,许诺他们大量的鸡蛋。甚至还愿意免费付出大量的米交给红人kol们,让他们去养自己的粉丝。
因为他们一句话所付出的鸡蛋成本,可比花时间搭建鸡场体系和平均一人花费一天两个蛋的入厂门票低太多了。
当红人kol经济崛起的时候,不专业的私域流量就会向优质的私域流量不断转移。所以2020年还需要做么?回到我们的主题:这要看成本,到底是你打造私域流量成本更低,还是要找个网红成本更低。
最后是智力问答:
那到底这个鸡场的故事里,最聪明的人是谁?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大家还记得我最开始说的在森林里圈地收野鸡蛋的人吧?
后来他们雇了这些红人k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4mgOmK 发表于 2023-2-22 08: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域流量翻译过来就是“把韭菜圈起来反复割”。
这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的套路,私域流量只是为了营造某些需求故意制造的词汇。你曾经加过的品牌优惠券的微信群、某主播的粉丝群,都算其中一种。
私域流量的概念是相较于公域流量而言的,如果商家想要出现在淘宝首页、小红书首页、微博首页,或是想让更多潜在消费者在抖音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商家要向平台交钱买曝光度,这就是在为公域流量付费;私域流量则是可以自己维护,重复加以利用的流量,个人拥有,每次营销直达顾客本身,不需向公共平台付费。简单点来说它像是你自己养的一个鱼塘,这个鱼塘可控,里面的鱼都属于你,池塘里的鱼还可以繁殖,而公域流量是海洋,你花钱让更多的鱼游向你,但能不能被你捞上来做专属于你的鱼,就要看运气和本事了。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趋向 ...
当所有人都在搞流量战术时,海里的鱼会越来越难被吸引上来,导致有效流量降低。很多互联网公司当发现自己的流量增速放缓,他其实只有两条路可选,挖掘新客户,或是让老客户重复消费,私域流量的兴起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第二种方法,让老客户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它的优点显而易见:费用低、效率高、打击精准。
前不久看到范冰冰居然和雪梨一起直播卖货了,一夜之间怎么所有人都在看李佳琦的直播。这就是品牌在向私域流量求助,双十一当天李佳琦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3682万,整个聚美优品2018年的活跃用户也只有1070万,李佳琦双十一创造的销售额约等于聚美优品单个季度的GMV。品牌商们需要李佳琦这样的助手获得私域流量,更直接地接触消费群,更精准地识别潜在消费者,有些服装品牌在直播过程中拿到了用户画像,并依此设计下一个产品。这解释了为什么明明早就存在的事物,今年才意识到它火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开始搞私域流量了。
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商家的收入=流量*转化率*ARPU值
ARPU就是每用户平均收入(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怎么提升ARPU值了,当然就是要用户不断来消费,这个也是风投们最关心的 复购率
复购率对比同类竞品做的越高,说明这个团队的运营能力是越强的,风投也会越认可。
私域流量的趋势:
其实高级玩家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私域流量,狠赚了一把,那也是各大网红粉丝群兴起的阶段,前段时间网上看到张大奕雪梨撕逼,我对电商网红圈一直不太了解,但我关心的点是人家小小年纪已经靠电商年收上亿了,深夜怀疑人生哈哈。
话题说回来,2018年拼多多崛起,很多聪明的玩家纷纷入局了,还有些人沉浸在流量里没有清醒。到2019年,私域流量这个词彻底火了,这个局里的玩家越来越多,但任何概念都会有生命周期,当微信淘宝等大电商平台意识到海里的鱼都要被捞到你们各自的鱼塘里时,他们会用各种规定阻止这种大规模引流,做私域流量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这就像判断投资风口,当所有人意识到这是风口的时候,它就不再是风口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想入局私域流量的尽快上车,未来私域流量的厮杀会越来越激烈,入局后注意两点:1、全力维护超级用户。超级用户是增加产品复购率的关键,当微信被一个又一个群填满时,鱼的忠诚度很重要。2、内容为王。私域流量本质是对人心的控制,产品和营销手段是发展私域流量的核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永远是内容为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