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如何延伸一个社群的生命周期?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凉雨初夏 发表于 2023-2-11 20: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在年夜部门女伶 href="https://www.taojin168.com/cloud/" target="_blank">社群经营者城市有如许一个忧?:修群没有易,一开端社群很活泼也没有易,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社群垂垂便寂静了。
这终归如何连结社群的活泼度,延长的社群的性命周期呢?

精彩评论5

avatar
在线会员 VYil2A6wf4N 发表于 2023-2-11 2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社群运营的小伙伴都知道,建立一个社群不难,难的是保持社群长久的活跃度和生命力。很多社群都因为无法摆脱生命周期短的困境而无人问津,但与其让一个社群沉寂后再想办法活跃,不如从社群的建立之初就开始规划,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在社群发展的各个时期严格执行,尽一切可能延长社群的生命周期。在社群运营过程中,应该把每一个群都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根据生命周期,来及时调整运营节奏。
社群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引入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流失期
关注【迅课运营社】,获取更多社群运营知识

一、社群初期

社群引入期也就是价值认同,成员破冰,群规等三个方面。
在社群建立初期,新用户入群频繁,且可能会来自不同的渠道(如公众号文章,内容平台推广,官网文章等)。
社群破冰是社群运营的工作之一,也是决定社群是否活跃关键操作。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破冰”行为一定是要前置的,也就是放在社群引流工作完成后一定要做的。(一个社群人数达到设定值后,就直接开启破冰环节)
正确的社群破冰方法不止可以保持社群不断活跃,同时还可以引发出用户自发内容,让社群用户自动邀请新用户,实现裂变口碑传播的效果。所以在社群规划阶段,就一定要规划和建立实用的破冰技巧,保证在社群建立的初期能快速活跃起来,并在之后呈“阶梯式”的升温。

如何延伸一个社群的生命周期?
二、社群中期

社群的增长运营就要从共同需要,有序组织、内容输出和社群裂变四个方面逐个攻破。

如何延伸一个社群的生命周期?
(1)共同需要-成员纽带

社群是由一群有着共同需求/话题的成员组成的群体,“人因相同点而结缘”,这样对同一类信息的渴求的成员们密切联系在一起。
【共同需求】
比如教培机构的社群成员大多是为了通过一项考试或者掌握一种技能聚集在一起的。比如一级建造师学习社群,社群成员几乎都是想要通过开始领取证书,实现升职加薪。
【共同话题】
社群成员之间可以围绕着共同的话题彼此交流,形成专属的知识信息交流圈子。如:《工程经济》这个科目的知识点有没有记忆口诀,可以在社群内发起话题互动,当然也可以借助迅课学堂的「圈子」功能来进行话题互动,形成内容沉淀,收集汇总,在群内发送记忆方法。
【社群产品】
社群内的知识产品或者课程的信息,对于很多成员有很高的吸引力,可以作为社群专属,而不是任何人都能领取或得到的,给社群成员专属权。比如迅课学堂的资料包、学习卡、优惠券、限时折扣等等均可作为社群用户的专属,调动用户积极性,实现用户留存。
(2)有序组织-成员组成

组织型成员(5%):群主+管理员
参与型成员(25%):KOL+活跃成员+群托
围观型成员(70%):普通成员
(3)内容输出-价值积累

社群中的内容输出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输出的这部分内容尽量能引起大部分成员的共鸣,加强成员粘性,从而形成强链接关系。
社群活动
教培机构的社群,一般可以在活动举办前在群内提前预告和通知,如:直播、会员日、优惠活动等,提醒用户不错过活动,为活动引流的同时,增加社群成员的参与度。
社群课程/资料
分享社群相关的课程和资料,分享形式主要是文字+PDF文件/视频形式,可以让用户直接下载获取,感受社群的价值,提升留存率。
社群自媒体
教培机构在小程序、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输出的优质内容,分享或转发在社群内,便于社群成员及时参与并获取信息。
(4)社群裂变-规模扩大


如何延伸一个社群的生命周期?
社群的规模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壮大,既可以由管理员邀请入群,群内其他成员也可以邀请新人入群。还可采取拼团、砍价、助力、老带新等方式,实现社群裂变。
拼团类:低价拉新团、团长免单团
邀请类:拉新送资料、学习卡等
积分类:签到送积分、拉新送积分
三、社群后期

(1)掌握关键数据

为了使运营有章可循,不能单凭经验主义,更多的是要依靠关键数据来说话。这是一个社群运营者必备的技能,也是社群运营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何延伸一个社群的生命周期?
(2)监管管理人员

社群管理人员投入社群运营的时间和精力,很大程度上是与社群生命周期呈正相关的。管理者需要活跃度高,主导性强,营造氛围,以身作则。但是,长期的管理和运营可能会使得社群管理员出现松懈和疲乏,因此需要一套规范的管理人员监管与考核体系,甚至可以在社群内设置2-3个人员轮流管理,互相监管且彼此协助,使得社群生命周期得以延长。
(3)改进运营手段

运营手段需要与时俱进,不仅可以参考当下其他社群优质的运营方法,还可以通过私聊了解用户的需求,总结用户群体的特点,寻找不活跃的原因。
另外还需要定期淘汰群内长期潜水成员,让群内成员不断更新迭代,维持其活跃性,保证良性发展。
(4)规范运营行为

社群运营工作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可以通过某一时间段内探索总结经验,将日常运营行为流程化和模板化,制定社群SOP流程,方便重复利用的同时,也为之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如何延伸一个社群的生命周期?
总之,所有的规划和执行都是为了社群能够进入良性的生态循环,既不会刷屏影响成员的工作和生活,也不会过于安静被群成员遗忘;既有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有价值的输出和观点的碰撞;既能分享和奉献自己的能量,也能助力成员自身的成长。这样的社群,才保有无限的生命力和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jAwq 发表于 2023-2-11 20: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Hi,大家好,我是大兵!
有的人做社群刚开始时群活跃度很高,结果不到两个月群就死掉了。那么如何延长社群的寿命呢?以下有4种方法可以借鉴!

如何延伸一个社群的生命周期?
第一,定期进行人员淘汰!一个社群如果老成员没有被淘汰出的压力,没有一定比例的新成员进入,很可能因为新鲜感的消失而沉寂!所以社群要像人体血液一样定期进行新陈代谢,才能时刻保持活力!

第二,不断创新社群的运营模式!一个社群就好比一个小生态,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保持好的运营模式,新的运营模式更能刺激大家在社群里面的活跃度,从而产生化学反应,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当他们感恩这个社群的存在时,就会更加主动的回馈社群,这样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更加积极主动的为社群贡献自己的能量。当每个人都能从社群中成长时,他们就会深深的爱上这个社群,你想,这时想不让社群长久的存在都难,对吧!

第三,建立线上线下的连接!鼓励大家多多的在线下进行见面、交流和学习,这样能够让社群成员建立情感上的认同,这种真实感带来的认同感远比虚拟的点赞要强烈的多。当社群成员主动在社群里晒线下活动的照片时,更能增强社群成员的归属感、提高活跃度,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第四,推出社群福利产品!在一个互信的社群里,在受到大家的信任之后,可以推出大家真正需要的好产品,在节省了推广、营销、渠道等流量费用之下,更多的让利给群内好友。这样让社群里的成员得到了在群外享受不到的福利优惠,从而更加的认同社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kDl 发表于 2023-2-11 2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社群是公司长期的运营行为,但具体到个别群都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特点的,在社群的生命周期内实现业务目标就好了,不用为了延长而延长。关键是社群生命周期是不是从开始都结束,运营都在做跟社群生命周期节奏的一样的精细化运营动作,不同生命周期运营动作是不同。

典型的比如有:
1) 1个月内的短期群:比如21天坚持打卡群/一个月的活动/典型的活动大促群等等。
2)学习培训群:根据课程/学业特点,都是有周期的,是不是在周期结束前做了下一阶段的课程转化,或老用户的推荐激励转化新用户?
3)家装群:一般6个月,而且家装不同阶段关注点甚至采购点都不一样,什么阶段是硬软什么是软装导入,什么时候是地板墙面等等,都有自己的周期特点。
4)一些特定任务群:比如减肥群,在特定期限实现一个阶段性任务等等。
做跟社群生命周期想匹配的运营动作,要时刻保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观察,在整个生命周期用户的活跃度表现,有哪些粘性高、转化高的的KOL用户出现?对于生命周期关注的社群,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可以考虑引入群绘社群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群生命周期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8ajhK4E 发表于 2023-2-11 20: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定社群存活的是社群运营,简单来说一方面要有好的管理,设置适合社群的引入机制,交流规则,淘汰制度等,一方面要有持续有价值的输出,杜绝无意义的闲聊灌水和广告,提升社群的品质,同时社群的寿命一般不超过两年,两年之后社群的价值大打折扣,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因此社群运营要提早完成变现或引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lSV4itR 发表于 2023-2-11 20: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恕我直言,思路不对的,怎么做都是错,比如这个问题:如何延长一个社群的生命周期。
社群活跃,短期有非常多的影响因素,红包、活动、话题、新人等,但长期来看,只有两个因素是需要关注的——定位、信任

  • 定位,是社群成员对社群的认知,有明确的定位,才能有持续的内容产生;
  • 信任,是社群成员如何对待社群,是内容产生的门槛,越信任,发言讨论的门槛越低;
当然,定位和信任都很难做,前者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社群的搭建开始,到社群规则发布、加入的成员、后续的讨论、摩擦处理、后续话题的延展等,都会在社群成员的认知里确立定位,而后者则是需要时间和内容沉淀,从成员质量、内容质量开始,到后续的交流和碰撞,才能慢慢有整体的信任。
所以,维持长期活跃,得从一开始就想好,定位是什么,如何建立社群成员的信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