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甲状腺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旧时微风拂晓城 发表于 2023-2-7 10: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甲状腺癌医治办法有哪些?

精彩评论3

avatar
在线会员 GpLZL 发表于 2023-2-7 10: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甲状腺癌的概述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最常见的肿瘤。在过去的30年中,全球范围内TC发病率大幅增加,成为十大恶性肿瘤之一。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185 个国家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新发TC58.6 万例,位列第九位,其中女性44.9万例,位列第五位。我国TC同样增长迅速,2003—2012年间平均每年增长20.43%,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TC发病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七位,位列女性肿瘤的第四位。欧美发达国家TC 5年生存率为98.6%,我国年龄标准化5年相对生存率84.3%。
甲状腺癌的治疗

甲状腺癌是典型的跨学科疾病,在诊治过程涉及多个学科。多学科整合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eam/Treatment to 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MDT to HIM) 在甲状腺癌的治疗和管理中起重要作用。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为例,手术治疗是核心治疗手段,术后131I治疗和TSH抑制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而系统治疗,如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在疾病不同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①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是甲状腺癌最核心的疗法,也是绝大多数患者唯一根治治疗手段。手术做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整个甲状腺癌的结局。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切除术式主要包括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和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确定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切除范围,应根据cTNM分期、肿瘤死亡/复发的危险度、各种术式的利弊和患者意愿,细化外科处理原则,不可一概而论。
②核医学科:碘131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临床意义,
碘131治疗分化型型甲状腺腺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清灶治疗(Therapy of Persistent Disease,TPD):针对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或远处转移灶的治疗,旨在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疾病相关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2)辅助治疗(Adjuvant Therapy,AT):针对无影像学证据的术后生化可疑残存病灶或高复发风险分层患者的治疗,旨在降低复发及肿瘤相关死亡风险。
(3)清甲或残甲消融(Remnant Ablation,RA):清除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手术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尽快达到最佳治疗疗效反应(ER)。便于随访过程中通过血清Tg或131IWBS监测病情进展,利于对DTC进行再分期。
③内分泌科:TSH抑制治疗
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治疗的目的:一方面补充手术造成的甲状腺激素缺乏;另一方面抑制DTC细胞生长。
主要推荐:
(1)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建议TSH抑制治疗,基于肿瘤初始复发风险、TSH抑制治疗副作用风险和疗效反应分层,设立TSH的个体化目标。
(2) 初始复发风险低危且治疗反应良好的DTC,可采用“相对抑制”目标,即TSH维持正常低值(<2.0 mU/L),5~10年后转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甲状腺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TSH的抑制目标值

④其他治疗
如果分化型甲状腺腺癌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碘131治疗抵抗,成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需要考虑靶向药物治疗。
另外,对其他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如髓样癌,未分化癌等,在手术后不需要进行碘131治疗,但是需要TSH抑制治疗,甚至靶向治疗,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以上就是关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常用治疗手段,仅供参考。具体病情,建议医生面诊咨询为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2I7hqC 发表于 2023-2-7 1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华松分享:得了甲状腺癌怎么办?给你两点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CQPs1KQn 发表于 2023-2-7 10: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康复护理方法,文章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癌有我伴各位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癌有我伴抗癌社区的中国区创始人小伴,与社区里各位的感受一样,癌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自从接到了癌症的诊断后,浸润,PICC,卡铂顺铂,靶向,免疫动态,PD1/PDL1,NGS测序这些比外语还难的词汇瞬间就闯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必须要去面对这些,无力,迷茫,焦虑,这些底层情绪我们甚至来不及平息,只因那一句话:“很严重,尽快治疗”。

我的母亲几年前患癌时,病得很重,我也是一样的迷茫,甚至到了中度抑郁的地步,那时就感到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要实在得多,我关掉了自己那属于锦上添花类型的公司,天天在家研究癌细胞,在医院里缠着主治医师给我解读母亲的报告,陪着主治医师上夜班,经过一阵子的学习之后,我发现还好,肿瘤学相对于其他医学分类,相对独立,不需要有太多的基础医学铺垫,就这样,我终于到了可以和医生有效分析病情的地步了。

因为我相信,肿瘤五年生存率只要不是0%,就有可能扛过去,过了这道坎,后面也就过去了。治疗大方向不出错的话,其他的都是细节,把握好自己的方向,除去杂念,有钱有有钱的治疗方法,没钱有没钱的治疗方法,至少在癌细胞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成立癌有我伴抗癌社区的理由很简单,我们没有日本的医疗服务,也没有美国的家庭医生制度,导致我们的治疗是碎片化的,被肢解的,就连我们的信息也是点状呈现,没有人系统的管理我们的治与疗,如果说治是我们在医生的帮助下来完成的话,疗完全是由我们自己来完成,似懂非懂的治与道听途说的疗相结合,导致我们的5年生存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抛开这些统计学数字不谈,只谈个人感受的话,因为之前有过国外留学工作的经历,我自觉自己的爱国心要高于常人,但在癌症这件事上,我感到了深深的差距,尤其是在全病程管理方面,我联合了日本医疗管理师协会与美国癌症支持社区,联合创办了现在你看到的癌有我伴抗癌社区,这是一个全球化抗癌资讯与本土化医疗落地服务,两者相结合的癌症患者支持服务平台,到现在上线刚好是一年,得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癌友,癌友家属,医生,护士,科研工作者的支持,现在回想起来,因为一份情怀,真把一个利他利己的事情做了起来,在这里感谢这一年一直支持陪伴信任我的各位,也感谢我自己的这个执着。


在癌有我伴抗癌社区里,主要有两方面的实用功能,一是有针对性的资讯,包括诊疗全流程指南,治疗病例库,治疗指南,各种患者护理的视频,抗癌科普,心理咨询,异地治疗,医保报销,甚至是财产分配方面的法律知识,总之,是患癌后肯定能遇上的,再加上有可能会遇上的信息都在里面了。这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迅速补充自己的抗癌知识,是让癌友从一个小白快速蜕变的部分,毕竟癌症已经算是个慢性病了,抗癌路漫漫,要自己武装自己,自救者天救。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视频下方的说明部分,查看详细内容。如果没有找到,可以直接联系我们。

那第二部分呢,就是全病程管理了,理论要付之于行动,癌友有我伴不应该只是授之于渔,更应该授之于鱼,让癌友武装自己的同时,还要给到一些马上就能上战场的武器,好在,我们结合了日本与美国在抗癌管理与家庭医生方面的全病程管理模式,与上百名的国内癌友进行了调研,有针对性的推出了适合国内癌友实际需求的“伴诊治疗”12项全病程管理服务。

癌有我伴在“伴”的环节里:
首先是导师连线的服务,癌友无论有哪方面的迷茫,都可以在癌有我伴官网上预约我们的抗癌导师直接视频,我们的抗癌导师都是哪些人呢?一是跨过5年生存期的癌友,二是做过肿瘤科工作的护士,三是经验丰富的癌友家属,我们会定期接受肿瘤医生和心理医生的培训,能解决癌友什么问题呢?一是遇事别慌,你现在经历的,其他的前辈已经经历过了,而且是有很多人都走过来了,事情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糟。二是能告诉你应该怎么办,怎么办和怎么治是两回事,但大方向不能错,这本该是一个医院肿瘤科导诊台的工作,不说日本美国,就在我们的台湾省,医院的肿瘤科都有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在那边叫癌症健管师,可惜咱们这边目前还没有,没有的,癌有我伴来补上。这项服务完全免费,视频至少30分钟起步,在我们的经验里,大部分的朋友满意度都很高。

其次在“伴”的环节里:

医生陪伴服务,很多病友在诊断出来后都会感叹,要是有一个肿瘤医生的朋友就好了,就算不让他治,有事能问问也好啊。毕竟主治医生太忙,与患者的沟通时间严重不足,在各种检查报告的解读,治疗方案的解读上,患者一是听得一知半解,二是也不知问什么好,三是更不知能去问谁?这种情况大部分朋友都有过同感吧?看看各种病友群里大家互相问的问题就能知道,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太多太杂。不是医生不负责,是太忙,我们的医保制度下不可能出现美国那种与医疗团队畅谈1小时,甚至还能边喝咖啡边聊的情况,为什么?对于中国医生来讲投入产出比太低,人家的一个小时的畅谈费用有商业保险打包支付着呢。

这个问题,大环境改变不了,就由癌有我来补充,国内的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临床经验至少10年以上,利用自己的下班业余时间,在6个月的时间内,一共18次视频,每次至少30分钟,管理你的每一项指标,解答你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合规的建议,为什么是6个月内,因为大多数人的集中治疗与迷茫期都是半年左右,这6个月你捋顺了,后面你就能独立了,说白了,就是找了个肿瘤科医生做朋友,至于这项服务的价格,我们当然不应该用医德,白衣天使来做道德绑架,医生也是普通人,也要让家人生活的好一点,那会计师,律师的收费我们都觉得天经地义,况且是医生利用业余时间的服务,费用不高,但性价比极高。

最后在“伴”的环节里:

代查资料,这个也是一项比较有意义的服务,在治疗遇到瓶颈,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能怎么办?前沿医学,在日本叫先进医疗,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医学是一个循证叠加的学问,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靶向药与免疫类疗法在五年十年前都属于只在实验室里才有的前沿医学,那现在的前沿医学在哪里?在医学院的实验室里或生物科技公司的实验室里,大家知道,一位医学生在学业有成之后会有两个方向,一是做临床医生来给我们治病,二是成为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去研究疾病,他们是为医疗科技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一部分人,他们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医学期刊上。

而癌有我伴抗癌社区的这项服务,就是结合你的病情,帮你找到有可能适合您的前沿医学文献资料,这个服务的难点在于匹配,需要产学经三位一体,不是个医学博士研究生还真做不了,在我们早期对这项服务做立项调研时,有癌友觉得很妙,也有的癌友问:“有这个资料我能干嘛,能治吗?”,文献里清清楚楚写着科研人员的身份与姓名,大家要是真想联系,一定能联系上,搞科研的人都有一种很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纵观人类的医学进步史,每一项有价值的疗法问世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有几个信任他的患者,我们不说惺惺相惜,可能是士为悦己者容吧。还是那句话,自救者天救,当我们被逼到绝境时,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一种本能。

刚才说完了“伴诊治疗”的伴,那全病程管理服务的诊有什么呢?

从诊这个环节开始,涉及到癌症治疗最核心的部分了。
首先是溯本病理,病理诊断是在一系列精密的检测流程下最终由病理医生的肉眼与大脑来判断的。既然是人做的工作,出错就在所难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出版的《中国误诊学杂志》里的数字,临床上的误诊误治比率高达30%,这不是吓人,更不是制造恐慌,事实如此。


甲状腺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患者一般的首诊医院都不是肿瘤权威的国内排前十的医院,市级医院病理科因为病例数量的原因,无法按专业分组,需要掌握全部科室的病理,对于专科病理接触少,经常无法准确诊断出亚型。通过病理会诊来确诊,或者细化肿瘤的亚型,可以有效降低误诊误治的几率,让患者及时得到精准治疗。而不是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发现治疗效果不好,才回过头重新审视病理结果。

既然误诊无法避免,那对于我们来说有两个方法:

1)亡羊补牢,发现治疗效果不对路,可以回到癌症原点,重做病理。

2)尽可能避免误诊,提前就做病理会诊,

癌有我伴抗癌社区的理念是拒绝误诊,一次查到底,只做权威严谨的病理会诊,我们与国家卫健委病理质控中心联手,会诊专家全部都是国内排名前十的肿瘤权威医院里的病理科主任级专家,甚至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克利夫兰这类的世界级癌症治疗中心的专家,都可以由患者指定选择,而且通过病理质控中心的远程诊断系统,让癌友在当地就能得到权威专家的诊断,确保治疗的根基不出错误。并且这一切诊断只在短短的24小时内就能完成。

其次在“诊”的环节里

权威方案:中国太大了,各地医疗水平不均,对同一种癌症的治疗方法也是很有差别的,如何找到一个对自己病情最权威的专家成了很多朋友梦寐以求的事情。

医患关系最大的问题是对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医生普遍时间都很忙,而一个权威的对症专家会更忙,作为我们,要想打破僵局,需要给医生营造一个私密安静且有效沟通的环境,减少咨询时医生被各种事情打搅。为此,我们选择了离医院走路十分钟内可以到达的酒店,比如我们在北京协和医院旁边的北京饭店设立了一间房间,专家下班后的业余时间直接来酒店与患者见面,如果患者无法来北京,可以通过医疗级的软件直接线上视频会诊,甚至可以邀请你现在的主治医生一起,总之,让医生的环境安静了,心也就静了,受益的才是患者。

在癌症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癌有我伴的抗癌全流程管理对于有质量有服务的咨询来讲,好的专家是核心要素。在我们的公开资料中,咨询专家主要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并且具有15年以上临床经验。这是两个基本标准。要说为什么选协和?“阎王要你三更死,协和留你到五更。”找就找最权威的,一次问到底,这才是有意义的会诊,那协和没错的话,找协和的哪位专家出来才是学问!


简单地讲,可以理解成“同心圆模式”。首先,我们会邀请专家团队评估患者的病历资料,初步确定疾病涉及哪个专科;然后,由专家推荐这个专科中适合给患者提供咨询的人选。什么叫“适合的人选”?主要就是指专家团队作为内行、同行,对专业水准、职业操守、沟通能力、患者口碑等因素综合考虑之后推荐的人选。简单来说,就是让专家来找专家?同行里的人自己推荐,那成功的概率远比我们看百度找主任或是道听途说要来得高。

这个方法,既可以来北京与专家一对一面谈,也可以省去舟车劳顿,直接邀请主治医生与专家一起远程会诊,拿到权威的治疗方案在当地治疗,何乐而不为呢?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的是,很多患者可以用一个月一两万的靶向药,却舍不得花几千元找权威专家,磨刀不误砍柴工,要知道,一个有效的方案能确保你的治疗大方向是没错的,避免多花钱乱花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在“诊”的环节里

全球智慧:如果说您的经济情况还好,而且对比过中美日三个国家的五年生存率差距,寻求海外专家的方法也是十分可行的,毕竟在新药的研发上海外治疗的优势会凸显出来,一个新药或新疗法从全球问世到国内上市,三年起步是正常。我们与美国费城医学中心合作,在全美有28家医院,相当于国内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XX医院的联合体性质,在日本与排名前十的肿瘤医院合作,再加上日本医疗管理师协会的助力加持,如果您患的是相对罕见或是国内已无更好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赴外就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从大方向来看,美国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药方面占优,而日本在手术质子重离子和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上占优。当然我们还是推荐在赴外就医前先与海外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在充分了解治疗方案与可能产生的问题点及费用的情况下再考虑出国。目前与我们一直密切合作的美国肿瘤医生有30多位,日本医生有40多位,这些都可以通过远程会诊来直接给予治疗方案的判断。至于这个会诊费用,也是性价比很高的。

好,说完了“伴”与“诊”之后,到了大家最关心的“治”的环节了

首先在治疗绿通方面,国内看小病贵,看大病难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费尽千辛万苦,托人无数,终于进到了一家不错的医院,如果住院赶上床位紧张,只能睡走廊的病床。但是高端医疗险可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是让你买保险,而是告诉你,这些保险公司里有绿通的名额,鲜为人知的是一个投保了高端医疗险的投保人是可以每年有一位亲友使用这个医疗绿通的。

我们通过与国际上顶级高端的医疗险品牌BUPA (谐音不怕),PP保险公司做资源上的置换,这些保险公司提供的绿通服务与大家常见的*万医疗险比起来是一个天一个地,如果你需要住院进行治疗了,只需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安排好一切。

到了约定的时间,直接到达公立医院,或者环境良好的私立医院,副主任级别以上的医生为你诊断。诊断之后,该住院就住院,该手术的就手术,该治疗就治疗,中间的绿通是无缝连接的。

关键这些医院都是北京上海东京费城的顶级医院,比如国内癌友里耳熟能详的301,北大肿瘤,北京东肿,北京协和,上海复旦,日本癌研有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美国梅奥,MD安德森。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反转的。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治”里面的“临床试验”

在这之前,我有必要告诉大家的一个事实是,我们在医院里能用上的药物也好,疗法也好,都属于几年前的技术成果。纵观医学进步史,每一项疗法的问世,都是由一个具备创新精神的科研者与信任他的患者来共同完成的,很无奈的是,现代版的哥白尼比比皆是,一项伟大的疗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无法得到医学界认可的,毕竟机遇,资源与社交能力不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擅长的,看看开创PD1免疫疗法的日本本庶佑就可以理解,从实验室研发成功到FDA认可长达十数年。如果癌友对目前市面上的疗法都无效或是无适应症,那么临床试验可能是打开这扇门的一把钥匙。

而在我们社区的癌友调研中,除了受制于国内对“试验=小白鼠”的认知外,大家对参加临床试验觉得是鱼龙混杂,不安感十足。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癌有我伴的入组筛选机制为:1. 只推荐而二,三期临床,2. 只推荐单臂或非安慰剂的临床,3. 只推荐离患者的地理位置近的临床,虽然能做到这三点很难很难,但把握住这三点,大家就开始对入组有兴趣了,我们认为,为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临床与国内医疗水平的进步,二者应该是双赢的。不仅仅是免费治疗,不是小白鼠,而是一次对于不确定性的挑战,反过来讲,医院里的那些治疗指南上的权威疗法不是也有很多无效的吗?对于真正有必要的朋友,这个新疗法有没有FDA或者是NMPA的认证,还重要吗?最后提醒一下,不要真的等到最后才开始去了解入组,可以先买票,车真的来了以后上不上车,是你的权利,况且这个车票还是免费的。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治”里面的“超越指南”

当癌友们面临指南标准治疗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进展,耐药,身体不耐受,我们会感到进无可进,退无可退,这时,我们可以参考海外治疗方案的优势,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进行超越指南部分的治疗,比如我们通过与中国国药集团的合作,可以把美国新上市的靶向免疫药物邮寄到家,也可以在日本免疫疗法专家的方案规划下,与国内先进的细胞实验室,联合进行个体化的免疫治疗和肠道菌群移植,

另外我们也能通过癌有我伴抗癌社区在全球的兄弟组织,CSC癌症患者社区的癌友推荐疗法系统里,在全球范围内搜集有可能治疗癌症的好方法,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宗旨是:费用低,副作用小,可持续进行。我们始终认为,在现代医学体系尚未攻克癌症的情况下,我们作为癌症患者,必须进行积极的抗癌信息推进,为现代医学提供可用信息,进行自救,毕竟在生死攸关的节点,是否进入治疗指南已经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在CSC癌症患者社区的其他国家分支机构中,每年都会评选出对癌症治疗有希望的医学实验室进行癌友自筹款的募捐,以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癌症有我伴也可以开始这个计划。

好,说完了“伴”与“诊” 、“治”之后,到了 最后就是“疗”的环节了

首先是“预防复发”

如果说治是我们在医生的帮助下来完成的话,疗完全是由我们自己来完成的,相比治的短暂时间,疗的部分要长得多,而似懂非懂的治与道听途说的疗相结合,导致我们的5年生存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疗伤的作用远大于治病!我们结合日本的先进治疗技术与理念,从日本引进了多种预防复发的产品设备,目前已在北京的医院里完成了调试,比如与日本同款的RF8温热治疗仪,免疫治疗等等,都已经可以在国内进行全疗程管理。癌症的复发可能无法完全避免,人类现有医疗技术也不能完全有效,但参考肿瘤治疗先进国家的技术理念,我们希望可以尽可能的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与癌共存,把癌症变成一个可控的慢性病。

其次是“免疫加持”

提高癌友自身的免疫系统活性,是防止肿瘤微环境形成的必要先决条件。

针对中国与日本的饮食同源特征,由北京三甲医院的营养科专家联手日本肿瘤营养师,推出了个性化营养食疗的咨询服务,同时来自北美与日本的特医营养素也可以迅速形成免疫细胞营养源,为肿瘤的防治提高战斗力。


最后是“伴诊治疗”12项全病程管理服务里的最后一项“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不仅可以让癌友尽快回归社会正常生活,更可以预防因体能不佳产生伤病导致的免疫系统低下,进而引发肿瘤复发,在日本,肿瘤患者的体能康复由专门的肿瘤理学疗法师来进行管理,癌有我伴抗癌社区结合日本理学疗法师的经验和数据,在国内行成了中日两国的远程评估,远程运动处方开具,远程监督疗效的运动康复体系,最大限度的提高癌友的身心健康管理。

以上就是癌有我伴抗癌社区的“伴诊治疗”12项全病程管理服务,治疗大方向不出错的话,其他的都是细节,把握好自己的方向,除去杂念,有钱有有钱的治疗方法,没钱有没钱的治疗方法,在癌细胞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癌有我伴抗癌社区是一个全球化抗癌资讯与本土化医疗落地服务,相结合的癌症患者支持服务平台,到现在上线刚好是一年,得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癌友家属,医生,护士,科研工作者的支持,现在回想起来,因为一份情怀,真的把一个利他利己的事情做了起来,在这里感谢这一年一直支持陪伴信任我的各位,也感谢我自己的这个执着。相信以后每一年的今天,我和您都能在这里见面。祝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好运常伴。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