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长欢久安 发表于 2023-2-6 0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伊·瓦杰洛斯专士的礼品:为了一个不乙肝的华夏

精彩评论5

avatar
在线会员 rreXZ 发表于 2023-2-6 09: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都是非常搞笑的,我只是反驳那篇公职的文章,中国人这个什么疫苗都是外国人好心捐赠的。还有那个管虎拍的那个抗美援朝电影,为什么中国的志愿军胜利了,是因为美国人可怜我们,觉得杀人杀太多了,不好意思了,所以志愿军就胜利了。
结果就是因为怀疑我们的这些东西都是外国人好心捐赠的这样的一个观点,就这么多人反对,这么多人哭爹喊娘。至于有些评论说什医学的常识,中国的不行外的才行,疫苗只能靠外国的技术。我不太懂,我也不知道中国的科学家到底开的什么公司,技术是啥,我只是觉得我们的中国的好生活是自己赢得的,而不是外国人,好心送给你的。

…………………………………………………………………

当然不能无脑反美。但是对于这种美国人无缘无故就是要对中国人那么好的文章,很难确信当时的事实。总是看到各种资本家是大慈善家的文章。香港人看到最多的就是李嘉诚是多么的慈善,对于香港人是多么的好。

而教员当年对卫生部只管有钱人医疗的批评,赤脚医生制度的建设,都抵不过虚构的所谓美国大慈善家的施舍?

中国人取得的进步,不是别人施舍的。但是媒体特别喜欢宣传美国的施舍。哪怕苏联的156个工程,也是中国自己付出牺牲得来的,也不是苏联的施舍。

建议看看另外一篇文章,《新中国的“疫苗英雄”,不是美国的默克公司》
转:
新中国的“疫苗英雄”,不是美国的默克公司!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sci2013
2018.07.24 18:59 转帖发表在 猫眼看人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疫苗案”已经转化为对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大讨论。王小山转发了这么一条微博:

“美国确实是近现代史最伟大的国家,在美国默克公司总裁的主导下,乙肝疫苗的生产技术被以极低的价格送给中国人民。”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2017年逝世的我国女科学家陶其敏,独立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支乙肝疫苗。中国的乙肝疫苗研制技术,与日本、美国几乎同时间进行。

按照国际惯例,乙肝疫苗必须在给大猩猩接种确认有效之后,才能在人体上接种。可是1975年,我国的实验条件,买不起大猩猩。

疫苗被冷藏起来,陶其敏心急如焚,她把疫苗打进了自己的体内。

此后五个月,她每周抽血五毫升进行检验,最终,三个月后,她没有患上肝炎,而是获得了抗体。

新中国的乙肝疫苗技术,是女科学家用自己的生命健康换来的,不是美国人的慷慨相赠。

热点之下,谣言纷起。这种颠倒是非的操作十年之前还很火,如今也该到了过气的时候了。

【还有另外一篇文章值得参考】

云泊天:因为乙肝疫苗,让我们感谢一个美国老头?_风闻社区云泊天:因为乙肝疫苗,让我们感谢一个美国老头?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熊猫儿
02-29 20:57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和美国在乙肝疫苗研制上,基本是同步的。1986年,美国默沙东公司通过酵母细胞的基因重组,研制成功人类第一支重组rDNA乙肝疫苗,并在美国上市。这种疫苗的不仅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且安全性大大优于血源性乙肝疫苗。当然,在造不如买的气氛下,交易总是能成功的。最开始,默沙东公司只同意700万美元转让全套疫苗生产线,而不同意共享技术专利。中方给出的答复却是:如果不转让技术,生产线卖一分钱,中国也不要。中国这时候有底气了,这底气当然是陶其敏教授给的!而西方人因为他们信仰的缘故吧,认为人一出生就是有罪的,即所谓的原罪。中国人信奉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为人处世总习惯于从好的方面去评价别人。这也许就是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之一,所以中国人总是善良,所以中国人总是容易受骗。也许是被骗得多了,我慢慢的养成了一个怀疑的习惯,虽然这很不好,但很多的事实却告诉我,怀疑有理!比如今天,在群里有人转发一个聊天记录,出于本能的反应,批驳了一翻。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原因很简单,这里有几个数字让我生疑了,另外就是一句话让我觉得套路重重啊。
先说数字,一是,1992年中国乙肝人数1.2亿,占中国国民人数9.75%;二是,86年时陶其敏研发的疫苗价格是80元一支。
让我觉得套路重重的话是: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即使在今天,罗伊・瓦杰洛斯贱卖给中国的重组乙肝疫苗技术,依然给中国贡献了65%的疫苗。30年来,罗伊・瓦杰洛斯少赚了中国人600亿美元,成功救了无数中国人。可惜的是,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罗伊・瓦杰洛斯跟默沙东公司。”】
嗯,又一个伟光正的白皮圣人……
我为什么对这两个数字生疑呢?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因为我可以说是中国较早接种乙肝疫苗的一批人,那时是1988年,我正上小学五年级。到今天我还记得很清楚,疫苗的价格很贵,要40元一支,接近于我们当时一个学期的学费了。我记得那时全校近700人,接种了疫苗的人不足20人。那时在我心里,有一种深深的畏惧,深怕小伙伴们笑话我怕死……所以这个80元的价格明显与我记忆不符。另外就是,在我的生活经历中,乙肝病人确实曾经很多,但不管什么时候,都从来没有达到过十个人里有一个这种恐怖的情况、所以我怀疑这1.2亿是人造数字。
这都是我的个人生活体验,就类似于某人搞的“口述历史”一样,怕是经不起检验的。于是,我上网去做查询的功课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网上一片片的文字,说中国人欠一个美国老头一声谢谢,基本就是这个聊天记录的翻版。我这个人不习惯于说谢谢,我感觉我又被别人代表了。好吧,这与我的目的不符,查数字要紧。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一不小心,查到这么个东西,1986年“黑龙江省为10万人减免100万乙肝疫苗经费”,嗯,关键词:“1986年”,“10万人”,“100万费用”“国产疫苗”?居然比我还早接种两年,居然比我的接种价格还便宜?这说明“口述历史”是不靠谱的,当然也说明那个网传的文字里说的80元一支,以及国产疫苗无法大规模生产之类话,也是假的!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那么那个1.2亿的感染人数又是怎么来的呢?我在网上一篇介绍中国乙肝疫苗之母-陶其敏教授的文章中看到这么一句话:
【“乙肝病毒检测技术很快就在全国推广开,陶其敏做了抽样调查,发现中国澳抗阳性的人数竟然有1.2亿,占了全世界患者1/3。”】
嗯,这里说的是陶其敏教授研发出乙肝病毒检测技术,之后她做了抽样调查。1.2亿这个数字应当是推算出来的。这起码说明这个1.2亿还是有点根据的嘛。“口述历史”不可信啊。
说了这么多,我们中国人要感谢那个美国老头吗?先不要急,看看我国乙肝疫苗研制过程再说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着手解决困扰中国人民的各种流行病,当时中国大地肝炎肆虐,每年都有大量人因为肝病而死亡。特别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的乙肝感染人数迅速爆发。那时医疗条件落后,在农村经常出现共用一个针头的现象,有时又不消毒,加上那时也正是我国新生儿的快速增长期,所以肝炎病毒蔓延很快。但当时国内医学界对乙肝病毒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1972年,国际上发现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这时,中国医学界才知道肝炎中还有乙肝这一分类。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1972年,北京医学院副院长汉斯·米勒借到日本的机会,了解当时国际上的乙肝病毒检测和诊断技术。
1973年,米院长用尽各种关系,将陶其敏送往日本学习血凝法检测技术。
1973年,陶其敏回国开始研制乙肝检测试剂盒。历时四个月,制成了带有表面抗原的敏感血球。中国第一套自行研制乙肝检测终于诞生了。
1973年10月,日本著名肝病专家西冈教授对陶其敏研制的试剂进行鉴定,试剂性能稳定,效果非常好。西冈把陶其敏的检测板交给各国代表传看,他说:
【“我们用三年搞出来的东西,你们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三个多月就搞出来了,真了不起!”】
1975年7月1 日,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在诞生了!陶其敏教授研制的!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因为条件限制,疫苗无法在大猩猩身上进行实验,1975年8月29日,陶其敏(左一)在自己身上实验肝炎疫苗。实验极其成功,证明中国国产疫苗有效。不久之后,陶其敏把自己的血源疫苗的技术和工艺无偿提供给了科研机构,开始推广。
1978年,中国成立肝病研究室,陶其敏担任主任。对乙肝疫苗的生产工艺与流程进行改良。
1988年,中国国产乙肝疫苗量产。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和美国在乙肝疫苗研制上,基本是同步的。1986年,美国默沙东公司通过酵母细胞的基因重组,研制成功人类第一支重组rDNA乙肝疫苗,并在美国上市。这种疫苗的不仅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且安全性大大优于血源性乙肝疫苗。
然而,几乎与现在的HPV疫苗一样,当时中国要想从外国制药企业进口这种新疫苗的价格高的惊人。在美国,当时乙肝疫苗三联针仅售约100美元,而在中国的售价则高达近1千元人民币。要知道,当时中国普通城市职工的人均月收入只有不足100元。中国当时一度派出代表团,希望能从默沙东公司引进疫苗生产技术合成套生产线,但是遭到了对方拒绝。在这个时候,美国人是讲利益的,这时候说什么“中国需要它,我是一个医生”,那罗伊・瓦杰洛斯会被投资人打死的!
说良心的时候,是1988年中国乙肝疫苗量产之后的事了。这时候如果默沙东公司还死咬着高价不放,就会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了。不仅赚不到那700万美元,所谓的600亿连算都没地方可算了。
当然,在造不如买的气氛下,交易总是能成功的。最开始,默沙东公司只同意700万美元转让全套疫苗生产线,而不同意共享技术专利。中方给出的答复却是:如果不转让技术,生产线卖一分钱,中国也不要。中国这时候有底气了,这底气当然是陶其敏教授给的!
最终,迫于中方的压力,默沙东公司终于同意了以700万美元的价格与中方共享技术专利。但是,为了面子,默沙东公司提出必须是以基于人道主义国际合作的名义,将技术“捐赠”给中国。
这“捐赠”两字,也就成了今天要中国人感谢的伏笔了!不过我记得的是,当时的700万美元,对中国来说还是一笔巨款的,那时的中国远没有今天的财大气粗啊。
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商业手段,更经典的比如麦道公司与中国合作,然后运十下马;微软放纵盗版在中国横行,却只盯着政府部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特别是在重工装备方面。
中国人没做出来的时候,讲的是供求的市场关系,利益先行。当中国搞出来了后,就适合讲良心了。免费或低价,让你对其依赖,同时打死对手,赚钱的事的,慢慢来……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唉,看来真是,有多少民族的脊梁就有多少民族的败类,这个世界需要平衡。
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陶教授以身试药,这样的人不伟大吗?放着中国的乙肝疫苗之母陶其敏不去感谢,却成天大喊大叫要感谢一个美国老头子,这不是贱又是什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hG31PMftg 发表于 2023-2-6 09: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们不记得这么可爱的一个人,感谢他,我们自小接种的乙肝疫苗有他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ECCf2f 发表于 2023-2-6 09: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冠病毒在中国横行了一个多月,如今开始在全球范围蔓延,不少网友都感到担忧:希望疫苗能尽快研发出来。
诚然,面对重大传染疾病,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但研发并非易事,从体外试验到临床试验,每一步都困难重重。
SARS已经过去17年了,目前仍旧未能研发出疫苗,新冠疫苗的研发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早在30多年前,面对乙肝,我们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传染人数多,疫苗匮乏。
最终是一位名叫罗伊·瓦杰洛斯的外国人慷慨地帮助中国解决了乙肝问题,这背后的故事格外动人。
1、1970至1990年代:乙肝阴影下的中国
从1970年开始,因共用注射针头、有偿卖血输血、母婴感染等诸多原因,乙肝在中国大规模的爆发。
1992年的全国调查显示,我国国民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达9.75%,这意味着每10个人里面就有约1个人携带了乙肝病毒。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中国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暴增了8000多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为世界乙肝大国。这期间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27万人。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乙肝流行分布图,红色区域为高发区域
有数据统计显示,40%~50% 的乙肝患者源于母婴垂直传播。从1970年到1992年,我国大约诞生了3000万乙肝宝宝。
面对乙肝病毒的威胁,中国从1973年开始便着手研发乙肝疫苗。时任北京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的陶其敏带领团队经过两年的刻苦专研,终于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7571疫苗”。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为了确认疫苗的安全性,让同事在自已身上接种的陶其敏
但这种疫苗是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清和血浆纯化灭活后研制而成,不仅产量低,而且价格高,还有潜在的其他疾病交叉感染风险。
在当时,普通人的工资仅有30元左右,这样一支乙肝疫苗的价格却高达80人民币,远超出了老百姓的可负担范畴。所以,尽管中国已经有了乙肝疫苗,但乙肝的患病人数依旧只增不减。
就在中国乙肝疫苗推广陷入僵局的时候,大洋另一头的美国忽然传来消息:有公司研发出了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乙肝疫苗。
2、他放弃暴利,转让技术:只为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1986年,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经过长达10年的潜心摸索,在总裁瓦杰洛斯的带领下终于研发出世上第一只重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这种疫苗不仅安全性更高,且成本低,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30年前利用默克技术生产的第一批乙肝疫苗
1988年,中国政府便派出代表团赴美国同默克公司谈判,想尽快引进乙肝疫苗技术,以解决中国的乙肝困扰。
对于中国代表团的到访,默克公司也很是激动,毕竟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生儿都有2000多万,如果谈判成功,无疑将会是一笔产生暴利的买卖。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当时这种乙肝疫苗在美国上市的价格是100美元,一共有三针,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生一个月后及出生6个月后各注射一针。
默克公司原计划也按这个价格将乙肝疫苗卖给中国,但在双方正式谈判后,默克公司才发现,中方根本承受不起这个价格,100美元对于当时的普通中国家庭而言,是个天价,工作几个月都可能凑不够。
谈判初期,默克公司试图降低疫苗的价格,但一降再降的价格依然超出了中方的承受范围。后来,默克公司直接打消了卖乙肝疫苗给中国的念头,双方开始谈判转让乙肝疫苗技术,尽管如此,在价格问题上,依旧无法达成一致。
最后,时任默克公司总裁的罗伊·瓦杰洛斯,在了解到中国每年有2000多万新生儿迫切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的实情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每年至少20亿的生意,以700万美元的超低价将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给中国。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有人说700万美元也不少了吧,但实际情况是,这700万美元还不足以抵扣默克公司培训中方技术人员和派遣自家工作人员赴中指导的成本。也就是说,在转让乙肝疫苗技术给中国的这个买卖上,默克公司不仅没有盈利,还自掏腰包倒贴了钱。
“我很焦虑,时间如此紧迫,我想保护孩子们免受这种致命疾病的侵袭,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就应该接种第一次疫苗。”
有过从医经历的瓦杰洛斯一直坚持“科研为本,健康予人”的工作理念,面对中国的乙肝困境,他毅然选择放弃暴利,将乙肝疫苗技术作为一份礼物送给中国。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默克公司技术人员和中方技术人员在一起
1989年9月11日,美国默克公司正式与中国代表团签署了乙肝疫苗技术转让合同。
在合同中,默克公司承诺:不向中国收取任何的专利费或利润,也不在中国售卖默克公司的乙肝疫苗。待中国掌握全套重组乙肝疫苗生产工艺、技术,生产出同等质量的乙肝疫苗后,默克公司将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1992年,深圳泰康生物公司成立,成为承接默克公司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生产的企业。1993年正式建成乙肝疫苗生产线。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1992年,我国卫生部正式宣布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1993年10月,中国生产出第一批重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并开始在全国接种。
2005年6月1日起,全国新生儿可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2011年,我国82%的新生儿在出生后48内及时接种了乙肝疫苗。
来自联合国的数据显示:
接种疫苗后,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降低了90%;15岁以下的儿童中,预防了约1600万~2000万例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预防了280万~350万人死于肝癌。
曾经有人问起瓦杰洛斯,为何愿意以700万美元的低价将乙肝疫苗技术转卖给中国?
他如是回答:“因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我认为这是默克公司在20世纪做的最好商业决策之一,虽然没有利润,但它有望拯救的生命数量超过了默克曾经做过的任何事。50年后,中国将根除乙肝疾病。”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瓦杰洛斯的这一慷慨决策并非出自偶然,早年做医生的经历让他一直很关注公共健康,他坚信“预防是最好的医学”,能让亿万孩子们免受疾病困扰,无疑是一种值得做的善行。
这一想法也与默克前总裁乔治·默克高度契合。1945年,刚结束二战的日本陷入肺结核的噩梦,完全无力支付疫苗费用。彼时默克公司总裁乔治·默克决定:无偿向日本传授链霉素生产技术,日本的肺结核才得以快速遏制。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乔治·默克的行为,要知道,1941年的美国刚遭到了日本的袭击,售卖疫苗给日本又是有利的发财之机,何必以德报怨?
默克后来的回答被挂在了公司大楼的墙上,每一位员工进出时都能看到: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医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逐利。当我们记住这一点时,利润必随之而来。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无言感动,也许这才是做企业的最高境界:既要追求利润,也要造福人类。
时至今日,中国市面上超过65%的乙肝疫苗,依旧沿用着默克公司当年提供的疫苗制作技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至少有5亿新生儿接种了这一重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当年的一个善意的决定,让数亿中国儿童免除了乙肝困扰。
3、瓦杰洛斯:医学是为人,而不是为利润
现年91岁的罗伊·瓦杰洛斯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学养深厚的科学家和大爱的慈善家。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罗伊·瓦杰洛斯和妻子戴安娜
1954年,25岁的瓦杰洛斯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成为了一名医生。
随后,在一次访问中,他遇见了生物化学家斯塔特曼,在斯塔特曼的鼓励下,瓦杰洛斯选择留在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科研,在接下来9年的时间里,他迅速成长为了一名生物化学前沿领域的科学家。
1966年,瓦杰洛斯接受华盛顿大学的邀请,赴该大学任生物化学系主任。这期间,他深入了有关酶、辅酶、运载蛋白等的研究,为日后前往医药公司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1974年,45岁的瓦杰洛斯在访问完默克公司的科研实验室后,觉得自己可以“用更好的方法做事情”。三思之后,他辞去大学教职,正式加入默克制药公司,尝试在分子水平上从事药物研究和开发。
1987年,洛伐他汀(一种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在瓦杰洛斯领导下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发成功,销售额一举突破10亿美元。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1987年10月,洛伐他汀在美获批。《商业周刊》杂志以“创造奇迹的公司” 为封面文章,照片上即为瓦杰洛斯博士
这款新药的问世不仅给病患带来了福音,也引发了制药界新药研究方法的革命。
除了大胆革新制药行业的研究方法外,瓦杰洛斯还为消除河盲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河盲症主要出现在非洲等热带地区,是由黑蝇随身携带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引发的,受感染者会出现皮疹、瘙痒、眼部发炎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眼部失明。
这一病症长期困扰着不少非洲国家和地区,仅在沙哈拉南部,河盲症感染人数便高达1800万。在西非一些村落,55岁以上失明患者多达60%。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出行靠小孩子引路的河盲症患者
此时,默克公司新研发的兽药伊维菌素刚刚上市,能有效杀死猪、牛、羊、狗等体内的寄生虫,销量爆火。
有科学家向瓦杰洛斯提出将伊维菌素改良后用于治疗河盲症的想法,瓦杰洛斯当即允诺,并在长达7年的研发时间内陆续投入了上千万美元的研发费用。
1987年,河盲症药临床试验成功。患者一年只需要吃一片便能有效杀死体内的寄生虫,疗效奇佳。
但新的问题也摆在瓦杰洛斯面前:如果在非洲正常销售,大多数人都买不起;如果免费赠送,又缺少中间机构来对点发放药物。
正在纠结之时,法国政府及时站出来,批准了河盲症药的生产。当时不少的法国黑人移民便患有河盲症。
随后,瓦杰洛斯做了一个慷慨的决定:免费向全世界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河盲症药,直至这类疾病在地球上被根除。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1994年,瓦杰洛斯向非洲村民发放河盲症药
数据显示,从1987~2009的22年间,默克公司每年免费治疗约9000万河盲症患者,成功根除了非洲、拉美等地的河盲症。
如此的善举,实属大爱。
此外,瓦杰洛斯夫妇还积极致力于支持教育事业。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巴纳德学院这三学府内都有以瓦杰洛斯夫妇命名的大楼,他们夫妇二人累计向母校捐款超4亿美元。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瓦杰洛斯夫妇捐赠的教育中心
瓦杰洛斯和妻子戴安娜都希望能为在校念书的学生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捐赠教育即是送给未来最好的礼物。


如何对待《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

▲ 2005年10月,瓦杰洛斯夫妇在长城
回想起瓦杰洛斯当年为中国引进乙肝疫苗所做的让步与支援,依旧令人感怀,放弃巨额利润,只为追求人类的健康,这需要何等的善意与勇气。
直到现在,瓦杰洛斯都坚信:科学和良心的结合将解决所有的问题。
医者仁心,大概就是如此的宽厚与仁义吧。
致敬这位可爱的先生,他让我们看到了在疾病面前,人性的光芒。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园,愿在全球医务工作者的协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苗能早日研发成功,解除病痛,人人尽享生命的美好。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余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VYil2A6wf4N 发表于 2023-2-6 09: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每位公民能够铭记这位中国的朋友、国际友人,他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强于一万个白求恩都不止。从93、94年开始,国内每位新生儿几乎都受益于他转让的乙肝疫苗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tkgvdkBWvT 发表于 2023-2-6 09: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罗伊博士的贡献,帮助了无数的中国婴儿,保护了我们的下一代。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愿天下再也没有乙肝,没有乙肝的受苦受难人。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