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绾起梨花月 发表于 2023-2-5 06: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年母婴止业佳干吗?

精彩评论5

avatar
在线会员 98kqiX 发表于 2023-2-5 06: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谈母婴行业之前,我们先来拆解一下一个通用的销售额计算模型。销售额=用户数*单个用户价值。其中用户数又可以进一步拆解为目标人群总数*渗透率,谈行业可以看行业渗透率,谈品牌可以看品牌渗透率,总之是你在蛋糕中有能力切出来的那一部分。单个用户价值也进一步拆解为平均使用量*单次使用金额。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套用进母婴行业。母婴行业现在最大的痛点,无疑是目标人群总数的急剧下降。
从2018年开始,年出生人口已经下降到3年自然灾害年份的水平。2020.12.31日止,2020年登记户口的新生儿人口为1003.5万人,考虑到有未登记户口的新生儿,今年5月11日七普数据公布的2020年出生人口是1200万。今年的出生数据实在是严防死守,没有任何地级市或以上级别的数据,目前各种民间预测都在900-1000万之间,跌出了中国建国以来的新低。也就是说,近3年每年的出生人口跌幅在16%-18%左右。
转化为母婴行业目标用户群体的数量,辅食这种针对6-12个月幼儿的子品类,完全反应了16%-18%的目标用户群体数量降幅。纸尿裤用户群体为0-3岁幼儿,反应速度慢一些,目标用户群体数量降幅在11%-12%。奶粉用户群体为0-7岁,但核心消费群体还是0-3岁,估计目标用户群体降幅在10%以内。而童装童鞋用户群体可以拓展到14岁,目前受到的影响还不那么明显。
总之,目标用户群体年龄最小的子品类,年出生人口下降的影响越大。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用户群体总数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渗透率。即便是纸尿裤这种高渗透率的品类,仍然有20%左右的提升空间。奶粉、婴儿车床等品类对比渗透率饱和还有一半的路程要走。一些细分子品类如吸奶器、奶瓶、安抚玩具等,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还在拓展市场的阶段。
但难点在于1/当前渗透率本身就反应了市场需求。低渗透率的品类,不代表就一定有更大的提升看空间。中国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足一半,自然限制了吸奶器渗透率的发展。隔代育儿的比例高达70%,老一辈极少会购买成品辅食,也就限制了辅食渗透率的发展。2/高渗透率的品类,主要的机会点在乡镇。例如纸尿裤的城市渗透率已经达到90%以上,要提高乡镇渗透率,推广成本高、用户价值低,利润结构是否支撑得住也是一大难题。
当然对于一些非标子品类,由于使用对象的年龄段有较大的可拓展性,进行产线扩张是增加目标用户群体的一个相对简单的方式。例如森马集团,继成功打造balabala童装品牌后,推出了mini balabala,就是从中大童向低幼龄婴童拓展的举动。基于成型的供应链做年龄段拓展,一下子就将目标消费群体翻了个番。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但对于整体母婴行业来说,目标用户群体骤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子品类渗透率的提升需要前期大量的市场投入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所以目前大部分的品类品牌,都把精力集中在提高单个用户价值方面,也就是平均使用量和单次使用金额。简单来说就是用更多,用更贵
提高渗透率,作为单个品牌来说,投入了市场推广费用,教育好消费者,另一个品牌低价进场收割,自己的投入就打了水漂。但提升用户价值,投入在已经购买使用自己品牌的消费者和高潜用户身上,投下去的钱可以明确的算出投入产出比。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各品类品牌都在进行延长消费者生意周期的教育,和走高端化道路。
以奶粉为例,在奶粉应该吃到几岁这个问题上,看下医生的回答和妈妈网的宣传就能看出端倪。奶粉的渗透率在<1岁达到 51%,1-3岁就骤降至21%,3-7岁就更低了。所以整体奶粉品类当前都在宣传奶粉应该吃到7岁,可以促进智力发育和体格增强。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还是奶粉的例子。美赞臣从100一罐奶粉,到培育一个300+一罐的新品牌蓝臻(当然还是用美赞臣做背书)。销售占比从90%:10%,培育到50%:50%,整体品牌的单罐价格就提升了70%。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回归到销售额=用户数*单个用户价值这个计算模型。母婴行业的痛点在于用户数,不论是总用户数的下降,还是深入乡镇以提高渗透率。而机会在于提升单个用户价值,常见的做法是高端化,根据品类特性也有延长生命周期的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vCUCSWp 发表于 2023-2-5 06: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问题,小仙赶紧去我常用的数据报告网站【镝数聚】上找了找,发现还真有相关的数据报告,我认为分析的还是很准确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021母婴行业趋势十大关键词:

  • 爆棚的事业心
  • 被低估的精神消费需求
  • 育儿参与感
  • 钱包重新分配
  • 近场消费经济
  • 精明的消费者
  • “母婴+”消费力释放
  • 网生Z世代
  • 效率升级浪潮
  • 虚拟兼顾现实
内容很多,我就挑选几个方面来分享:
https://www.dydata.io/datastore/detail/2016400859822428160/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如果要获取完整的报告,可以上【镝数聚】网站看一下,平台聚合8000+权威数据源,提供12大领域、近百个垂直行业数据及报告。除了我推荐的这片报告之外,还有更多的报告可供选择,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
镝数聚-权威数据 海量聚合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rreXZ 发表于 2023-2-5 06: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不住消费者,是产品的问题还是店员的问题?

“难!难!难!”“开新客太难了!”“怎么留住消费者?”……奶粉圈&奶粉智库在走访门店时,总能听到店员发出诸如此类的无奈。“开新客难,留住老顾客也难”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产品or店员究竟该怪谁?

奶粉智库在走访渠道时,一些店员向我们吐露一些心声:
“产品多,渠道多,顾客的选择权太多了!”“好不容易开了个新客,顾客明天就说在其他地方买到‘低价’产品!”“刚开始吃,宝宝有点抗拒,妈妈明天就想换产品!”产品选择多?价格低?渠道多?不适应?顾客流失与产品有关吗?
当然,我们也听到了另外一些声音:
“店员就知道给我推荐她能赚钱的产品!”“店员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产品!”“买了很久的奶粉,可是我发现店员推荐的这款奶粉根本不含她讲的营养素,果断换了!”
店员不专业?不了解产品?不了解顾客需求?顾客流失与店员有关吗?
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看法,那究竟哪种声音才是关键因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顾客流失已成为母婴店常态?

当母婴店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顾客流失的现象也逐渐显露:去年还做得风生水起,今年就关门大吉的母婴店比比皆是;全年有母婴店的奶粉占比在50%左右,今年却不卖奶粉了;去年顾客一次性能买30、40听奶粉,今年的顾客会因为1块钱的优惠就换下家,更别提40、50块钱的诱惑……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毋庸置疑,疫情后遗症、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窜货乱价等都让母婴行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生意一年不如一年,销售量每天都下降,留不住顾客,真的已经成为母婴店的常态?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在走访门店的过程中,奶粉圈&奶粉智库的小伙伴也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
一位资深店长谈到,飞鹤星飞帆A2上货没多久就开了一个1.3W+的新客大单,刚好够宝宝喝到下一段位;
一位地级市连锁店的精英店长也表示,它们时常出现1单卖40+、50+听奶粉的情况;
一家身处某县城老城区菜市场中,仅60平米的母婴单店能在连锁包围之下保持单月30多万的销量……
咦?哪里冒出来的“奇迹”?在大环境持续低糜的情况下,这些母婴店还能有如此亮眼的战绩,那留不住消费者的母婴店又在经营之路上出了什么差池呢?
优秀店员&优质产品,母婴店长远发展缺一不可

经营母婴店是一门学问,留住顾客更是母婴从业者的必修课。事实上,影响母婴店经营状况的因素有很多,涉及包括人、货、场在内的方方面面,而店员和产品是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哪个更容易出问题?
对于某些产品力薄弱的母婴店来说,选品不当可能就是致命所在。优质产品是品牌方的实力体现、是渠道商打仗的武器、更是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母婴店员再专业、再苦口婆心,消费者也很难买账。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但具有产品力的奶粉自带流量,在奶粉智库的奶粉搜索关键词中,飞鹤星飞帆、君乐宝至臻、金领冠珍护、优博瑞慕、海普诺凯1897荷致、合生元派星、佳贝艾特悦白、蓓康僖启铂、蓝河、启赋蕴萃、悠蓝等产品的提及度都比较高。相应地,也有母婴店员反映,飞鹤、君乐宝、金领冠、澳优系列等产品力强的奶粉,卖得都不错,甚至不用母婴店员推荐就可以开口说话、引客进店,但这种情况下优秀导购依然在持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事在人为,产品力强的母婴店想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产品力弱的母婴店想要突出重围,都少不了优秀母婴店员的助力。把顾客的事情放在心上,实实在在为顾客解决问题的店员更受欢迎,将“顾客至上”作为服务理念,无论从专业上还是服务上都优秀的店员总能被消费者发现并视如珍宝、信赖有加。
店员作为奶粉和消费者间的桥梁,既要懂产品,也要懂消费者。但随着奶粉的不断升级迭代以及妈妈们的持续更新换代,不断学习、专业服务才能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变化。而优秀的店员已经在更优秀的道路上:除了参加老板、公司、品牌方等组织的培训以外,还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学习奶粉和育儿知识,比如会熟练使用奶粉智库,会通过对比自家产品和竞品的差异明白如何推荐产品,会学习奶粉智库的育儿知识从而掌握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常见问题(绿便、腹泻、便秘、上火、湿疹等)的解决办法。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你遇到过这样的优秀店员吗?不会选奶粉,刨根问底了解你家宝宝的实际情况后再推荐高性价比且适合的奶粉;育儿有困难,线上线下随时咨询她都能得到相对专业且及时的反馈;经济不宽裕,母婴店一有活动就发通知帮你省钱;奶粉吃完了,为了宝宝不断粮风里雨里都愿意送货上门……
因此,留不住消费者,可能是缺少优秀的店员,也可能是缺少具有产品力的产品,或者两者都有待提升。对于一个母婴店的长远发展来说,优秀的店员和优质的产品缺一不可!与其消极抱怨,不如积极应对,为消费者考虑多一点,既注重培养优秀店员,也注重优质产品引入的母婴店,消费者一定看得见!
<hr/>好啦,本期的分享就结束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比奶粉,查品牌,看评测,上奶粉智库!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母婴、奶粉、育儿等内容,一定要随时关注奶粉智库的动态,我们链接品牌、渠道、消费者,专注、专业为母婴行业赋能!欢迎点击我们的主页,进入主页搜索相关内容进行查看:
奶粉智库​www.zhi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2p9KVB 发表于 2023-2-5 06: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母婴行业现状: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婴幼儿行业投融资金额和投资事件数量(取自母婴行业数据)有一定下降趋势,2019年中国婴幼儿行业投融资数量显示早幼教机构所获融资笔数最多,占比62%,母婴零售次之。近年来随着婴幼儿行业竞争压力增大,外部资本市场低迷,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更加谨慎。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消费升级伴随渠道下沉,婴幼儿规模扩大速度放缓
  伴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人群选择产品时更加看重品质和质量,如国内婴幼儿奶粉品牌中国飞鹤逐步提高高端婴幼儿产品的研发和以高端品质扩容增量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以及广大乡镇农村地区人口在总人口规模中占比近七成,且消费需求仍然呈上升趋势,婴幼儿出生数量减少及育儿成本的增加,未来几年消费速度将很难达到二胎政策出台后的水平。
母婴电商蓬勃发展,网络直播成为售卖新渠道
  2018年中国母婴电商用户规模突破1亿,为1.48亿人,各母婴电商平台用户人数激增,取得丰硕的成果。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母婴线下市场惨淡,伴随线上售卖火爆,尤其是各大平台上演直播卖货新方式,引发了消费新模式。
90后消费群体成母婴行业消费主力,人群画像新变化
  90后到达孕育高峰阶段,95后也进入备孕行列,成为婴幼儿市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更加追求商品的品质和质量,个性化服务与全新的育儿方式,这就推动着整个行业做出产品升级,打造大生态母婴圈。
参考资料来源:
艾媒咨询:艾媒报告|2020H1中国婴幼市场运行状况及消费行为调研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BNaHK 发表于 2023-2-5 06: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母婴行业自二胎政策放开以来就一直飞速发展,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当然,在决定入驻某一领域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其行业现状和痛点,知道你该何去何从。而有关2020年的母婴行业好不好做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母婴行业的现状


谁能帮忙分析一下母婴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一、母婴零售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竞争方式发生巨变。过去的竞争主要围绕地段、商品品类、营销方法等,而如今因为有资本的加入,使得很多一线连锁到地方开店的时候可以说半年内不盈利,以时间换空间,对周边的中小店面实施降维打击,对原有竞争格局产生的冲击非常大。互联网企业的加入,对线下零售加速整合,也给原有竞争环境、竞争方式带来了挑战。
二、母婴零售店竞争加剧,传统模式遭遇挑战。母婴店不能像过去一样只考虑如何进货、销货、简单的管理人员、搞一些陈列、加大些促销力度。应当在消费者重回主场的语境下,现在需要把目光聚焦在核心用户身上,真正去了解用户。
三、奶粉新政下,快消品依赖症将成门店致命伤。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三聚氰胺事件对整个国内奶粉造成致命打击,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心透支过度,导致洋奶粉的崛起。今年的奶粉新政堪称又一次行业地震,直接导致市场上的3000多个品牌骤减到300个品牌,大概留下1/10的品牌。不符合规定的品牌都会消失掉,这对母婴零售门店特别是二三线地方的零散门店打击是非常大的,因为你手中没有牌可打了。
四、“新盈利品类+消费者关系”成为门店突围关键。新的洗牌带来新的机会,母婴门店应积极寻找除奶粉外的新盈利品类,注重与用户打交道,重建与消费者的关系,构建新的用户管理体系和方法。这是母婴店应该真正要考虑的。
母婴行业痛点

痛点一:优秀服务人员供不应求,“飞单”现象较为普遍
痛点二:不同价位服务标准无法清晰区分,服务质量和过程无法把控
痛点三:行业准入门槛低,鱼龙混杂
痛点四:当前行业服务年龄偏大,服务员职业生涯相对较短
痛点五:从业人员整体教育水平较低
痛点六:消费频次不足

综合以上现状及痛点,2020年母婴行业好做吗?必定是不容易的。而母婴品牌如何在此大背景下“熬出头”?除了兢兢业业做好产品以外,还需要营销的助推。
母婴品牌营销较为推荐的方式


  • 搜索引擎营销:据CNNIC《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显示,44.71%的网民经常使用(每天多次使用)搜索引擎,每天使用一次搜索引擎的用户也占到17.2%,也即每日使用搜索引擎用户数高达69.4%,意味着已有超过半数的网民开始依赖搜索引擎的使用。
因此,母婴品牌可以通过权威新闻平台、知道、百家号、搜狐号、博客、微博等渠道发送内容,并利用关键词在搜索引擎将内容优化到前三页展现,能够达到不错的品牌传播效果。

  • 母婴垂直类平台软文发布或小红书营销:在母婴类垂直平台发布软文的优势在于定位精准,能够将品牌信息直接展现给宝妈,进而通过提升软文质量等方法,促进转化率。除此之外,目前小红书kol营销处于一个红利期,因而母婴品牌可以通过小红书种草文营销自己。附上两篇相关文案以供参考。(Sh)
刑天母婴品牌研究组:母婴行业推广文章怎么写?如何选择母婴软文投放渠道?刑天母婴品牌研究组:母婴品牌看过来:小红书做母婴产品营销如何发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