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深秋的黎明 发表于 2023-2-5 06: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来尔的表哥战表弟接踵皆查进去患了乙肝,尔表哥很悔恨。正在华夏,患了乙肝毕竟表示着甚么?又有这些办法能够制止乙肝病毒侵害呢?

精彩评论5

avatar
在线会员 M9D 发表于 2023-2-5 06: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慢乙,看了这么多,没一个延续知乎老传统的,直接上干货。
乙肝患者建议关注 @TNT TNT ,多看学术,了解前沿医疗技术,少看故事。
以下内容均为摘录,能帮助一个是一个吧:
1、乙肝患者每年肝癌发生率在2%,5年累积发生率10%,而到了肝硬化阶段,则高达5%以上,5年累积发生率25%!
而通过抗病毒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的非肝硬化患者,则可以把肝癌发生率降低到0.5%左右!
完全应答:这是指病人在治疗结束时出现了生化学、血清学和病毒学意义上的联合应答。具体内容包括:①病人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②病人血液的生化指标恢复正常;③病人乙肝病毒感染的标记物(HBVM)中的抗原已转阴,抗体已转阳;④病人的HBVDNA已转为阴性或已低于某一规定值;⑤病人肝脏组织病理学意义上的炎症坏死或纤维化程度已有所改善。
我已经看到很多乙肝患者因为前期没有任何症状,而忽视了抗病毒,等到肝硬化甚至肝癌阶段就追悔莫及了。
根据《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9)要求:乙肝患者,只要年龄大于30岁,有病毒复制,B超有肝损害迹象,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均需要抗病毒治疗。-----转自知乎用户,极乐乌鸦
2、以下摘自新鲜出炉、热气腾腾、尚未正式发表、紧跟时代潮流、无比振奋人心的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和HBe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A1)。
病毒清除或抑制,炎症病变消退,组织学上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可呈现不同程度的逆转。
应用恩替卡韦治疗5年的肝脏组织学研究显示,55/57(88%)获得肝纤维化改善,4/10(40%)肝硬化逆转
替诺福韦治疗5年的组织学改善率为87%,纤维化逆转率为51%;在治疗前被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中(Ishak评分为5或6),经5年治疗后,71%患者的Ishak评分下降至少1分
(阿德福韦)治疗5年时,有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改善者分别为83%和73%。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33188/answer/688973083、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逆转:失代偿肝硬化的患者抗病毒治疗肝纤维化水平也是能改善的。但是,这种抗病毒治疗带来的组织学的改善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失代偿肝硬化的患者往往等不了五到十年就死于并发症了。所以早期发现肝硬化,及时抗病毒治疗才是目前防治终末期犯病和降低肝癌发病风险的重点。-------TNT TNT
4、对于肝穿刺和肝弹:1、瞬时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胆红素正常没有进行过抗病毒治疗者肝硬度测定值(LSM) ≥17.5kPa诊断肝硬化,LSM≥12.4kPa(ALT<2×正常值上限时为10.6 kPa)可诊断为进展性肝纤维化;LSM<10.6 kPa可排除肝硬化可能;LSM≥9.4kPa可诊断显著肝纤维化;LSM<7.4kPa 可排除进展性肝纤维化;LSM 7.4~9.4 kPa患者如无法决定临床决策,考虑肝穿刺活组织检 查。转氨酶及胆红素均正常者LSM≥12.0 kPa诊断肝硬化,LSM≥9.0 kPa诊断进展性肝纤维化, LSM<9.0 kPa排除肝硬化,LSM<6.0 kPa排除进展性肝纤维化,LSM 6.0~9.0kPa者如无法决 定临床决策,考虑肝穿刺活组织检查。2、肝穿刺的意义在于做病理,看组织学的情况,看肝纤维化的程度和炎症程度,顺便可以把穿出来的组织去抽提DNA或cccDNA,但临床上没人这么干,只有做研究有人这么干肝细胞里的DNA只能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肝细胞间的传播,靠肝细胞新生替换来清除,所以没有人会去为了看肝细胞内的DNA清除到什么程度去做有创的肝穿。cccDNA清除很难的,有人用模型算过,大概在目前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应用下,要三十几年。
5、在2010年之前,我国普遍以3次方(1000)以下为阴性,后来逐步降低到500,100,直到现在大力推广的高精度20,不过现在主流三甲医院大多还是以100为标准。之所以把标准越定越低,是因为在大量的治疗过程中,发现有一小部分(大概19.8%)患者,尽管抗病毒治疗有效,病毒也阴了,但是肝损并未停止,纤维化一直在进展,这种就是低水平病毒血症(llv),llv患者一般血清病毒维持在20-2000iu,以50-200区间多。但是现在问题在于,我国《慢乙肝指南》并未对此更新要求,到底多少算阴,还未有一个权威认定,而且多数医院也没有高精度监测设备。按《指南》指导意见,病毒阴性,没有肝硬化,是不用抗病毒的。那么这些llv患者就处于灰色状态了,这是目前乙肝治疗的难点。-----------转自知乎用户,极乐乌鸦
基于中国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1年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专家共识》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最新进展进行补充,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ALT持续正常CHB患者的诊治中做出合理的诊疗决策,现整理重点如下。

以下重点:::::::2014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0%~ 6.0%,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 CHB 患者约2000~3000万例,4 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为0.3%,5~15岁为0.9%,16~29岁为4.4%。全世界病死于HBV 感染相关疾病的患者约88.7万例/年,其中因肝硬化和肝癌病死的分别占52.0%和38.0%。
研究表明,慢性HBV感染者中ALT持续正常的患者占40.0%~70.0%,其肝组织仍可能存在炎症反应或纤维化,部分可隐匿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若及时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一、ALT 正常值上限
ALT 是反映肝脏炎症最直接的指标。国内外指南均推荐ALT高于正常值上限(ULN)即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目前全球通用的ALT的ULN为40 U/L,我国当前采用的ALT的ULN为男性50 U/L,女性40 U/L。此外,ALT水平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情会隐匿进展,在肝活检中,部分患者具有明显的炎症或纤维化。
美国肝病学会(AASLD)建议ALT的ULN调整为男性30 U/L,女性19 U/L;韩国则建议调整为男性34 U/L,女性24 U/L;日本建议调整为男性29 U/L,女性23 U/L;我国最新的研究建议调整为男性35 U/L,女性23 U/L。本共识中参考ALT 的 ULN 以各文献报道为准。
推荐意见:各国或各地区ALT的ULN标准不一,建议以各自推荐为准。
二、ALT持续正常的CHB的肝组织病理改变
大量研究证实ALT持续正常的CHB患者肝活检组织病理,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或纤维化的表现, Nguyen研究发现 63.8%患者有轻度炎症;另有研究显示, 16.8%~40.0% 的患者存在中度炎性坏死, 24.2%~35.9%存在中度肝纤维化;一部分慢性HBV感染者,尽管ALT正常,但肝穿刺病理活检显示肝组织已经有显著炎症、纤维化,甚至达到早期肝硬化标准。
三、ALT 持续正常的 CHB 患者基线 ALT 水平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有学者对 ALT 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患者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患者若肝组织有炎症及纤维化进展,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仍具有较好疗效;且抗病毒疗效与其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
推荐意见:由于 ALT 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不总是呈平行关系;因此,单纯依靠ALT 水平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应该综合考虑 ALT 水平、HBV DNA、HBsAg 定量、感染时间、有无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等综合考虑制定治疗方案。
四、临床评估
在临床上评估是否是 CHB 并决定是否治疗前,需排除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他系统疾病等。依据患者血清 HBV DNA、年龄、家族史、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ALT持续正常CHB患者所处的疾病进展状态,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HBV DNA主要用于评估HBV感染者病毒复制水平,是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选择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当检测到 HBV DNA但ALT持续正常时,如有以下情形之一,则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建议抗病毒治疗。
(1)年龄
年龄> 30 岁,无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进行肝纤维化无创评估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A 级证据, 1 级推荐)
(2)家族史
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B 级证据, 1 级推荐)
(3)实验室检查
1)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评分:成人APRI ≥ 2分提示存在肝硬化, APRI <1分则排除肝硬化。(B 级证据, 2 级推荐)
2)肝纤维化 4 因子指数(FIB-4):FIB-4 ≥ 3.25用于诊断 Metavir 评分≥ F3;FIB-4<1.45 用 于 排 除 Metavir 评分 ≥ F3。(B 级证据, 2 级推荐)
3)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在肝硬化时极度升高;Ⅲ型前胶原在肝硬化早期明显升高;Ⅳ型胶原可用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层黏连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四项指标均可反映肝纤维化发生情况,但尚缺乏可供临床应用的统一诊断界值。(C 级证据, 2 级推荐)
4)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l(CHI3L1):ALT持续正常的患者,血清CHI3L1水平与纤维化进展相关。CHI3L1水平>134 μg/L 提示肝硬化;79 ~134 μg/L 显著肝纤维化;<79 μg/L 无显著肝纤维化。(B 级证据, 2 级推荐)
5)其他: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和M65片段比值(M30/M65)对CHB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新的慢性乙肝诊断标志物,>120 U/L为活动性乙型肝炎。(C 级证据, 2 级推荐)
(4)影像诊断
1. 瞬时弹性成像(TE):我国一项多中心研究中建议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界值为肝硬度测定值(LSM) 160.0 mm Hg(1kPa=7.5 mm Hg), 进展期肝纤维化LSM > 93.0 mm Hg,显著肝纤维化LSM> 68.2 mm Hg;若未达到肝纤维化诊断标准,且结合病毒和血清学指标仍然无法确定是否应该治疗,应考虑肝穿刺活组织检查。(B 级证据,2 级推荐)
2. 腹部超声:显示肝脏表面欠光滑,边界不清晰;CT 提示肝脏体积缩小,肝脏边缘不光滑,多发再生结节;MRI 提示肝实质内多发肝硬化不典型再生结节等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均应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A 级证据, 1 级推荐)
3. 磁共振弹性成像(MRE):评估肝纤维化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诊断准确性不受患者年龄、性别、肥胖和肝脏炎症程度的影响;尚在临床研究阶段的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和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初步显示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5)病理学
肝组织学显示明显的炎症分级(Grade ≥ G2)和(或)纤维化分期(State ≥ S2),建议抗病毒治疗。(A 级证据, 1 级推荐)
(6)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
当 HVPG > 5 mmHg 时,提示存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建议抗病毒治疗。HVPG 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不作为预测肝硬化程度的常规手段。(B 级证据, 2 级推荐)
五、治疗
ALT 持续正常的 CHB 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 HBV,缓解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阻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抗病毒、抗炎保肝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现阶段临床上针对转氨酶持续正常的 CHB 患者的治疗手段较为有限,主要包括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保肝类药物等。
(1)干扰素
我国已批准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和普通干扰素 -α 用于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的 CHB患者。干扰素的用法、用量、疗程,可参照2019 年慢性乙肝指南推荐。(B 级证据, 1 级推荐)
(2)核苷酸类似物
恩替卡韦:B 级证据, 1 级推荐;
替诺福韦:B 级证据, 1 级推荐;
拉米夫定:C 级证据,1 级推荐。
(3)中药保肝药物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则是扶正祛邪,常用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益气养阴、健脾化湿、补肾柔肝、清热解毒、化湿解毒、活血解毒、扶正解毒等。茵陈蒿汤、鳖甲煎丸、柴胡疏肝散等中药方剂在肝病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C 级证据, 1 级推荐)。
(4)其他治疗
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B 级证据, 1 级推荐)。
除上述抗病毒治疗以外,针对 ALT 持续正常的 CHB 患者,还可应用抗炎保肝药缓解肝内炎症,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促进肝细胞再生。(B 级证据, 1 级推荐)
(5)治疗前景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正确评价 ALT 水平正常与肝脏炎症的关系,对ALT 水平正常 CHB 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应考虑多方面因素。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很难清除HBV 感染而达到完全治愈,导致许多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其根本原因是肝细胞核内存在具有转录活性的共价闭合环状 DNA(cccDNA)。因此,直接使用 cccDNA 靶向剂和免疫疗法相结合可以作为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的新型有效手段,具有深远的临床治疗前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vFSKOoqYwI 发表于 2023-2-5 06: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在急诊遇见一个病人,姓雷,25 岁。两个月前献血时发现有乙肝,把这件事跟女朋友说了,女朋友思考了两天后,提出分手。

这对雷某打击很大,班也不去上了,天天在家喝酒,父母怎么劝说也无效。

1 个月前,雷某神色慌张地跟父母说,看到房间有妖魔鬼怪,还说有人跟踪他,要杀他。

糟糕,儿子疯了。

老俩口使出浑身解数把儿子带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看了后,说是精神分裂症,这病治不好,得长期吃药。

药拿了回来,老俩口也天天监督儿子把药吃了,半个多月过去了,病情却丝毫没好转,期间回去找医生调整了用药,依旧无效。

要好的邻居说这可能是中了邪毒,得找高人做场法事。老俩口无计可施,只好尝试,重金聘请了一位高人到家,前后做了两场法事。

收效甚微,这钱肯定是打水漂了。

几天前,父母发现雷某双脚水肿厉害,而且走路的姿势也有点古怪,担心得不行。

隔壁邻居刚好是个医生,看了后说搞不好是肝硬化引起的水肿,这孩子不是有乙肝吗,如果不及时控制乙肝,可能发生肝硬化的,肝硬化是可能导致脚肿的,这必须得去医院治疗啊。

这话就吓人了。

老俩口片刻等不了,当晚就强行拖着雷某上车,来了急诊。

刚好急诊科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老马医生,一个在急诊科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兵了。

老马一听患者有精神分裂症病史,又有乙肝,赶紧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这病人可怠慢不得,搞不好容易出事。

「双脚踝水肿。」老马给雷某检查后说,「这也不是急症啊,没必要半夜三更来到急诊嘛。」

「医生,我儿子有乙肝,怕有肝硬化,人家说肝硬化会有脚肿可能,你帮忙查查是不是。」老俩口说。

「脚肿原因多了去了,」老马嘀咕道,「肝脏的,心脏的,肾脏的,血管的,营养不好的,内分泌的,等等,几十上百种,不一定就是肝硬化引起的。」

边说边检查患者的双脚,脚背按压下去的确有一个小坑,水肿是明显的,局部皮肤温度正常,没有红肿热痛,不是丹毒、蜂窝织炎等感染性水肿。

「医生,我尿尿泡沫特别多。」雷某突然开口跟老马说了一句。

本来呢,雷某是不愿意来到医院的,但他现在发现来的是急诊科,而不是精神病院,整个人就轻松一些了,不像一开始那般紧绷着。

老俩口见他也配合,都稍稍松了口气。

老马见雷某说话还算正常,干脆多问了几个问题。

有没有尿频尿急尿痛,有没有腰酸背痛,有没有血尿,在家自己量过血压吗,有没有高血压等。

老马问了这么多问题,雷某都一个劲地摇头。

「医生,你看看我儿子之前做的这些报告管不管用。」老两口把雷某之前的病历资料都带了过来,交给老马。

老马接过来认真看了一遍,发现除了肝脏方面检查异常后,其余都还好。

肝脏异常只要表现两方面,一个是乙肝两对半,提示大三阳。

另一个是肝功能,提示转氨酶升高,ALT 200U/L。

而转氨酶升高,意味着可能有肝细胞损伤了。

腹部 B 超没有提示任何异常,也没有肝硬化表现。

老马有了初步判断,说你这个水肿可能不是肝脏引起的,B 超说没有明显肝硬化。

倒是要警惕有没有肾脏疾病可能,因为他说尿液泡沫特别多,这个很关键。

比如肾小球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等,这些疾病都会引起水肿,而且会导致尿液里面蛋白含量增高,出现泡沫尿。

这样吧,留个尿常规,看看尿液情况如何。

「顺便复查个腹部彩超吧。」老马边开单边说。

出乎老马意料,雷某都比较配合检查。

「看来这精神障碍控制得蛮好的嘛。」老马自言自语。

再一次觉得老两口小题大做了,一个脚肿而已,明天来看门诊就行了,大半夜跑过来也真不嫌累。

老马想快点打发他们,然后处理别的危重病人去了。

很快,尿液常规结果出来了,尿蛋白+++。

老马拿到报告后,跟老两口和雷某说,尿液里面这么多蛋白,有可能是肾脏方面疾病引起的脚肿,不是肝脏的问题,明天你们去肾内科门诊再看吧。

竟然是肾脏的问题。老两口很惊讶。

没多久,腹部彩超也出结果了,结果却让老马大感意外。

结果考虑为轻度肝硬化,脾脏轻度增大。其余无异常。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老马看了结果后,拿起电话就打给彩超室,说患者 1 个月前的彩超还没有提示肝硬化、脾大的,今晚这份,是不是真的看清楚了。

彩超室说的确是有显示有肝硬化、脾大的,只不过不是太严重,建议进一步做腹部 CT。

老两口听说有肝硬化,脸都白了。说肯定是这段时间这小子喝酒闹的。

「他酗酒我一早就猜到了,全身都是酒味。」老马说。

老马也不再咨询他们意见,直接说,做个腹部 CT 吧,看清楚一点。

同时抽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血型等,统统都查。

本来老马想着一个脚肿没什么,不至于看急诊,连血都没给他抽,省了,但这回看起来,真是省不得。

老马啊老马,差点又栽跟头了。

雷某依然很配合检查,只不过他走路的姿势的确有点古怪,老马这次留意到了。

还有他的左手,似乎有点不利索,乍一看像是那些中过风的病人。

「他以前有过脑出血、脑梗死之类疾病吗。」老马问老两口。

「没有,没有。」他们否定,「就这个乙肝和精神分裂症。」

老马没再多想。

估计是某些抗精神失常药物所带来的副反应吧。

很快腹部 CT 结果出来了。

石锤了。

雷某真的有肝硬化,脾大。只不过都是比较轻度的。

这么说来,患者这个乙肝,还真的有可能已经引起肝硬化了。

一旦肝硬化形成,门静脉压力就会增高,血液不容易再流入肝脏了,会淤积在外头,脾脏、食管、胃底、肠道的血液,都是要经过门静脉流入肝脏的。

既然肝硬化了,那么这些地方都可能发生淤血,脾脏淤血时间长就会导致脾大,后期还可能导致脾功能亢进,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你有没有吃抗乙肝病毒的药物。」老马问雷某。

「没有。」雷某老实回答。

「你虽然发现乙肝只有两个月,实际上可能好几年了,只不过没发现而已,否则不可能那么容易就肝硬化了。」老马说。

「必须得吃抗病毒药物,比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得先充分抑制乙肝病毒,才能减轻肝脏炎症,再减轻肝硬化。」

「医生,这么说,他脚肿可能还是由肝硬化造成的,是吗?」老两口问老马。

老马把他们带到抢救室外,避开雷某,说那也未必,可能是多方面因素,肾脏有可能,肝脏有可能,或者二者皆有。

老马告诉小两口,他这个肝硬化还不算很严重的,但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给他抗乙肝病毒治疗。叮嘱他们明天就去挂感染科医生号,拿药回家吃。

并且强调,不搞好肝硬化,到时候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会大出血的。或者后期发生肝癌。哪一个都没有好果子吃。

老马说得平淡,但老两口听起来闹心得很。

就在这时候,一个护士大喊起来。

马医生,患者呕血了,赶紧过来!

老马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本能地扭头就冲进抢救室。

只见雷某大口大口在呕血。

地上一滩都是血,被子床褥都是血。

几个护士手忙脚乱在处理。

一切发生得太快了。

刚刚他还好好地坐在抢救床上,连静脉留置针都还没打上。

老马脸色铁青,赶紧让护士帮雷某开通静脉通道(打静脉留置针,补液抢救用),快速补液,同时吩咐用上止血药,又让规培医生打电话给输血科,要血。

幸亏刚刚老马抽血的时候多勾了一项血型,否则到现在都没有患者血型,想输血都困难。

门口老两口看到这一幕,差点吓瘫软了,心急如焚。

老马毕竟是沙场老兵,见惯风雨,沉着冷静打电话给消化内科,让他们下来会诊,说抢救室有个乙肝肝硬化的年轻病人,呕血了,说不定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请消化内科会诊是对的。因为如果雷某真的是因为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那么立即做胃镜是有帮助的,一来能够明确诊断,二来能够止血治疗。

老马这才回过神来,想到要跟家属告病危了,说患者这个大口呕血,可能跟肝硬化有关。

肝硬化的话,外面很多血回流不顺畅,包括这个食管、胃底的静脉,它们也会曲张,到达一定程度会,这些静脉就会破裂,然后就大出血了。

如果不能及时止住血,患者可能因为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老俩口一听,顿时失声痛哭,问老马要怎么办才好。

老马安慰他们说别急,现在正在处理,看看能不能止住血。

同时也问道,考虑一下要不要上 ICU。

说到这里,老马又拨打了 ICU 的电话,说有病人在抢救,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需要支援。

刚好 ICU 当晚是华哥值班。

华哥是我们这 ICU 的主治医师,技术过硬,非常靠得住。

他跟老马的关系也特别好。

老马见是华哥,马上不客气了,你小子赶紧下来,看看要不要送你们科监护治疗,晚一步可能他都扛不住了。

华哥见情势危急,爬起来跟护士交代几句,就直奔急诊科了。

刚好消化内科医生也到了。

幸运的是,患者的出血似乎暂时稳住了,没有再继续呕血。

而且血压还能稳得住,就是心率比较快,120 次/分。

华哥走近病人,看了一眼地上那滩血,其中还有点食物残渣,看来确定是呕血无疑了。

究竟是呕血还是咯血(咳血)必须要区分清楚的,如果是呕血,那就是消化道的出血,如果是咯血,那就是呼吸道的出血,治疗和预后完全不同。

此时输血科的血液已经送过了,老马让护士立即挂上。多开通了一个静脉通道,加大马力补液输血。

老马把情况大致跟华哥、消化内科医生说了。

「这么说来,患者还是乙肝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个可能性最大了。」消化内科医生说。

华哥沉吟了一会,说可能性最大,但也不一定是。

老马有点愕然,说你小子还有别的想法?

华哥指着患者腹部 CT 片子说,可惜做的不是增强 CT,否则就能看到患者的胃底食管静脉到底情况如何了。现在只有做胃镜,直接把镜头深入患者的食管和胃脏,才能一探究竟。

说到这里,华哥放缓了语速,说奇怪的是,患者的验血结果,并没有提示肝硬化很严重啊,白蛋白、胆红素、凝血指标等都是正常。也没有腹水表现。

这样就有这么严重的静脉曲张破裂了?

消化内科医生点头,这也正是我有所疑虑的,按病程来讲,似乎还不至于这么严重。

如果不是,那又如何解释大呕血呢?

华哥诡秘笑了下,说你们没闻到他周身的酒味吗。

大家面面相觑,然后恍然大悟。

患者是个酒鬼了,这 1 个多月来天天喝那么大量的酒,完全有可能损伤胃粘膜,甚至导致胃溃疡,继而发生胃出血,这个可能性还是蛮高的。

至少看起来,比肝硬化出血要高。

「严重的酒精相关性胃溃疡出血,那也是非常恐怖并且要命的。」消化内科医生慢慢说。

「不管是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好,还是酒精相关的胃溃疡出血也罢,这个胃镜还是必须要做的,搞清楚情况,再酌情止血治疗。」老马说。

最后三个医生商量决定,先把病人送到 ICU,密切监护,然后在 ICU 里面进行胃镜检查,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就地抢救。

华哥跟老俩口说,要住 ICU,做胃镜,看看是什么情况,再决定治疗,搞不好患者还会继续出血,如果止不住血的话,可能失血过多死亡的。

这些话老马已经说过一遍了,如今华哥又说了一遍。

老俩口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答应上 ICU。

老马私底下跟华哥说,生死真的命中注定。

如果不是老俩口今晚硬是把病人拽来医院,那么在家发生呕血的话,可能就等死的份儿多了。

「这叫命不该绝。」华哥说。

那就看你们的了。老马说完后去处理其他病人。

当晚患者就被收入 ICU。

路上患者再次呕血,这吓了大家一跳,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如果真的发生严重的大呕血,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还好,这次呕血量不多。

终于到了 ICU。

为了安全起见,华哥直接给患者做了气管插管,同时用了镇静药,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

万一患者还有大量呕血,也不至于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气管插管就是生命通道。

消化内科医生推着胃镜进来了。

手指般粗的胃镜从患者口腔置入,直达食管和胃脏。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呕血,马上就有分晓了。

华哥和消化内科医生紧紧盯着屏幕,大气不敢喘。

奇怪了,冲洗干净食管上的血迹后,发现整条食管还是很光滑的,没有见到明显的曲张血管啊,更加没有看到有血管的破口。

难不成,真的不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镜子继续往前推进,到达胃粘膜了。

一看,果然是胃溃疡啊。

在胃体那里有一个铜钱般大小的溃疡灶,里头还有小血管在渗血,这就是凶手了。

消化内科医生骂了一句粗口,干脆利落地给出血的血管上了个夹子,确保未继续出血后才退出镜子。

原来,患者真的是胃溃疡引起的大呕血,而不是肝硬化。

看来患者的肝硬化还是早期的,没有发生明显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华哥把这消息告诉老倆口时,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果没有再继续出血,明天拔掉气管插管,观察一下就可以转出 ICU 了。华哥说。

第二天,患者悠悠醒来,华哥评估情况后,把气管插管拔了。

没想到却出事了。

患者拔管后,情绪非常不稳定,嗷嗷大叫,护士过来劝说,还遭他踢了一脚。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Z2A 发表于 2023-2-5 06: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晚曾想到了自杀,心里充满了绝望。好像有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想想自己读书读了这么多年,都白学了。第二天早上我产生了报复杀人的想法。”
说出上面这句话的,是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2003年,他在毕业后参加嘉兴市公务员考试,因体检被查出患有乙型肝炎未被录取,并持刀扎伤两名工作人员,致一人死亡。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此后,60位农学系的同学、121位嘉兴市民、208位周一超所生活的社区居民联名请求,给他一次生的机会。
但法律不可亵渎,周一超因故意杀人罪,死刑。
“你有乙肝”就意味着你“活该被歧视”,就意味着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
乙肝歧视,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01.乙肝患者不配

2004年4月2日上午,安徽芜湖。
一位叫张先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被大众所熟知。在公务员录取被拒后,他起诉芜湖市人事局,并最终胜诉。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判决结束,张先著笑对宣判结果。这起案件,也被称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
但张先著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迎来转机,反而坠入更加绝望的深渊。
官司结束的两个月后,他孤身前往广州打工,却半年内连丢3份工作。
“第二家公司的老板开始对我很满意,谁知10多天后老板觉得我有些面熟,后来一查才知道我因为乙肝打过官司,就以普通话不标准把我辞退了。”“第三家公司差不多也是这样,一开始对我很满意,案子被报道后老板突然变卦。”说出这些话时,明显能够感觉到张先著的无奈。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挫折,大多数是自寻烦恼。我救不了我自己,放过我。”2015年4月10日,大一女生吴昕怡在留下绝笔信后烧炭自杀,这是她被学院安排独居的第34天。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而造成这起悲剧的根源,是其患有乙肝,遭到同学和室友的疏远。
曾有网友求助:“我怀孕两个月,才知道男朋友有乙肝...我该怎么办?”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打掉,这还要问?隐瞒这就是人品上有重要问题,你想生一个这样的孩子吗?”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打掉,别跟他结婚,真的,趁早!”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原来,人们对乙肝的歧视,并没有随着医学的进步而逐渐消退。
有个词叫“乙肝歧视”,百科是这样解释的“乙肝歧视是指中国社会现存的对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一种歧视现象”。
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的《乙肝在中国》提到,中国大陆有约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这就意味着一亿多人被排除在社会的边缘,人格和生存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上文中的周一超、张先著、吴昕怡,也不过都是乙肝阴影下的悲剧。
02.凭什么被歧视

歧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乙肝不了解。要消除这种歧视,就需要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乙肝。
多数人并不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等于乙肝病患者。虽然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看起来让人毛骨悚然,但真正的乙肝患者只有2800万左右。
目前公认的病毒性肝炎有五种,分别为甲型肝炎(HA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丁型肝炎(HDV)和戊型肝炎(HEV)。在这五种肝炎中,只有甲型和戊型具有强传染性和高死亡率,需要隔离治疗。
我们常说的乙肝就是乙型肝炎(HBV),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检验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
其实大部分人在急性感染期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少引起重视。如果肝脏出现下面这些信号,一定要注意:
1. 消化功能差
肝脏是分泌胆汁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肝脏功能不好的人消化功能也就比正常人差,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畏食、恶心、呕吐等。
2. 精神差
肝细胞如果受伤,就会导致血清转氨酶等酶类增高,而胆碱脂酶降低,出现乏力、容易疲倦、嗜睡等症状。
3. 激素代谢差
肝功能不好的人激素代谢也会异常,一般表现为性欲减退、尿色深、脸色黝黑,皮肤和眼睛发黄等。
“十人一乙肝”,是其他国家对我们的最初印象,这也使得我们“乙肝大国”的名号在国际上不胫而走。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确实触目惊心。但是在震惊之外,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那么多人被传染?
作为一种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母婴、血液、血液制品、性接触(乙肝病毒阳性者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和破损的皮肤黏膜(修脚、纹身、打耳孔和公用剃须刀与牙刷等)这五大类。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所致。事实上,胎儿在子宫内被传染的几率只有10%,而出生后被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95%。
这就意味着乙肝患者不能结婚?错!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但结婚前一定要检测血液中的乙肝抗原抗体系统,节制性生活,避免饮酒和过度疲劳。
如果妈妈患有乙肝能不能哺乳?当然能!
婴儿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基本上就能避免通过哺乳染上乙肝病毒。目前中国已经将乙肝疫苗纳入中国新生儿计划免疫的一部分,在新生儿群体中的乙肝疫苗覆盖率在90%以上,母婴成功阻断率达到95%!而且母乳喂养的乙肝病毒清除率要远高于奶瓶喂养。
还有一大传染诱因就是共用注射针头。由于知识闭塞和无知,再加上安全卫生意识的薄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众多乡镇诊所往往是多人共用一个注射针头,这也为乙肝的传播埋下伏笔。他们,是我国最后一批完全无保护面对乙肝的人。
他们或目睹或亲身经历,乙肝、肝硬化、肝癌这三部曲轮番折磨下的痛不欲生。这也使得很多人将乙肝和肝癌划上等号!
那么乙肝最后都会演变为肝癌吗?并不是!
这所谓的三部曲,说的其实是部分得了乙肝的患者,没有经过规范治疗,有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可能。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03.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乙肝又分为“大三阳”“小三阳”和“转阴”这三种情况。
其中HBsAg、HBeAg、HBcAb呈阳性就是“大三阳”;HBsAg、HBeAb、HBcAb呈阳性就是“小三阳”。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乙肝携带者都需要接受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
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1%的“幸运儿”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过长期的规律药物治疗转为阴性,也就是说乙肝被彻底治愈,这就是所谓的“转阴”。
上世纪末,几乎所有的学校与单位都严格要求体检,不为别的,只为发现乙肝携带者。凡是乙肝携带者都无一例外受到了歧视,这也与乙肝传播的一些误区有关。
有人说与乙肝携带者一起吃饭甚至握手都会被传染,事实真的如此吗?
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明确说明,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在不暴露血液的情况下,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接吻、握手、咳嗽等都不会传播!
还有人说蚊虫叮咬会传染乙肝,真的是这样吗?
纯属无稽之谈!如果蚊虫叮咬会传染乙肝,大概所有人都是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了!目前,蚊虫叮咬会传染乙肝未被证实。
真正有感染危险的是以下两种行为:
1. 接触乙肝病毒的血液
在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后,如果你的皮肤没有破就不必担心,只需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如果皮肤破损,那么被感染的风险会非常高!
2.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性接触
这里的性接触,指的是无防护的性接触。
发生以上行为也不用惊慌,可以这样处理:
①如果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周后开始接种乙肝疫苗,并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全程(3针)。
②如果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没有打完3针,也要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补足全程免疫(补种完剩余针数)。
③如果完成了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也产生了乙肝保护性抗体,体内乙肝抗体滴度在10单位以上,不用处理;如果乙肝抗体水平较弱要再注射一针乙肝疫苗加强。
④如果完成了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但没有产生乙肝保护性抗体,要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之后注射1针乙肝疫苗加强。
最后,如果你不幸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下面的事项请你一定注意:
1. 定期体检
每半年检查一次,检查项目包括HBVDNA、肝功能(ALT)、甲胎蛋白(AFP)和B超。
2. 均衡饮食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等都应该保持均衡,少吃辛辣食品,避免暴饮暴食。
3. 远离酒精
肝脏每天代谢的酒精量十分有限,长期饮酒只会加大肝脏负担。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4. 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对预防感染以及乙肝导致的慢性疾病和肝癌发展的效果达到95%。
5. 避免熬夜
我们都知道熬夜不好,那是因为熬夜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诱发乙肝病毒转为活动性。
Dr.X说:躲避危险是所有人的本能,也是人的天性。只是,给予乙肝患者一份理解、一个拥抱、一份公平的对待,这也算得上危险吗?

想了解更多的文章可以点击链接或者是关注Dr.X哦!

喝奶茶不仅长胖,还可能会让你老年痴呆!
你冬天多久洗一次澡?南方人和北方人差点吵起来
医生飞机上用嘴帮老人吸尿!憋尿真会让膀胱爆炸吗?
原来我们被中国式补钙「骗」了这么久,真正补钙的是这些...
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真的如此么?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kDl 发表于 2023-2-5 06: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目前的科研进度,乙肝十年之内攻破实现完全治愈问题不大(目前可以临床治愈,临床治愈已经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具体意思度娘便知),2019年引入我国的TAF药物,2020年国家纳入医保后500元一瓶吃一个月,就能很好的控制压制病毒,并且没有什么副作用。
       目前,广泛使用TDF药物国产后也从500元降到了17元-80元不等一个月(4+7个试点城市17元,其他城市包括某东大药房、某里大药房也都是80元以下),以后TAF国产化后也会降到100元以下(TAF比TDF只是副作用更小,用量只需1/10)
       如果把“治愈”的标准定为回到患病前的状态的话,一般的感染性疾病都不可逆。很多疾病的治疗都会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及瘢痕组织和纤维化,对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谈何完全治愈?
       一般普通人认为治不好的常见疾病有近视眼、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糖尿病、 高血压、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前列腺炎、肾病、哮喘、精神类疾病.....其实都未必比得了乙肝但控制不错的人活的舒服。(怀疑我说的请去各大三甲医院各科室住院病床走一圈)
       再说了,你以为你没个疾病就能好好活着啊,再去查查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率吧……
       也就是说,你的乙肝导致肝功能不正常后,只要及时服用药物,不酗酒不熬夜不劳累等各种作死,每个月最低只需要花100元以下,说不定能比生活不太注意的正常人活得长。
      所以,怕个锤子!
      生而为人,且行且珍惜!
附:张文宏答疑
得了乙肝终究意味着什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76448399087738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mwVHv 发表于 2023-2-5 06: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国现在有多少人得乙肝

大学课堂上老师说,笼统的讲我们国家乙肝感染率是8%到10%,我们这个大教室里面大概就有10个人是乙肝携带者。2006 年的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 1 - 59 岁的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 7.18%,比8-10%略低。由于乙肝疫苗的应用,以后的乙肝感染率还会越来越低。

3、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得乙肝

乙肝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如不安全注射)、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等。曾经看过一个小调查,反向追踪了400例乙肝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来源,大人传给小孩(垂直传播,主要围产期妈妈传给小孩)占39%,注射和口腔就医分别占20.5% 和9.8%,其他的还有手术、输血针灸、纹眉等。这个小调查规模有限,却也基本反应出了各种传播途径在中国的比例。其实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理发、共用牙刷、无保护的性行为这些也都是可能导致传播的。
至于广大的农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乙肝,我猜想大概有可能是跟母婴垂直传播和基层卫生机构的注射针头有关。村子里接生婆完全不知道乙肝是什么,防护当然就无从谈起。在那个年代一次性针头还没有普及,卫生院的消毒水平确实未必次次都可靠。
但是,乙肝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例如共一办公室工作,共用一台电脑,住同一宿舍,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只要没有血液暴露,都不会传播。

4、乙肝有可能和天花一样被人类完全消灭么

有可能的。2006年,全国乙肝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岁人群乙肝携带率为7.18%。在此前一年,2005年,乙肝疫苗被纳入了国家一类疫苗接种,婴儿一出生开始就会全部免费接种。这一政策的 9 年后,到 2014 年的全国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15~29岁,5~14岁,1~4岁人群的乙肝携带率分别为4.38%、0.94%、0.32%。可以看到,年纪越轻,携带率越低。
我想,等我们这一代人都离开了之后,然后再慢慢的,乙肝和天花一样被消灭,也未必不可能。

5、时代的阴影

乙肝病毒非常狡猾,他会把自己的DNA连接在人体肝细胞DNA尾巴上,这也就意味着,一旦病毒进入肝脏,乙肝病毒将和肝细胞共存亡,因此几乎非常难完全清除乙肝病毒。
这是个尴尬的时代:虽然乙肝可防、可控、可治,然而却很难彻底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他安安静静的潜伏在人体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始捣乱。
这是历史留给我们这代人的难题,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勇敢的面对。

6、大三阳真的比小三阳严重么

不一定。
乙肝五项也称为乙肝两对半,包括5个指标。见图:
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大三阳
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小三阳
其实大三阳和小三阳只是通俗的叫法。现在教科书上不这么叫了,都统一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大三阳和小三阳都是乙肝病毒感染、都具有传染性、都要注意定期复查、都不一定要治疗。他们关键区别是治疗时机的不同。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不一样,不存在大三阳严重小三阳不严重的问题。

7、是否一定要将病毒全部杀灭

不一定。
首先我们来看看肝炎是怎么形成的。打个比方:你家有个柜子,边上站个熊孩子,柜子里有蚂蚁。蚂蚁不干坏事,但是熊孩子想要打蚂蚁,结果蚂蚁是打死了几只,但同时柜子也被打坏了。
这里的柜子就是肝细胞,蚂蚁就是躲在肝细胞里面的病毒,熊孩子就是你的免疫系统,熊孩子打蚂蚁顺便把柜子也打烂了,这个过程就是肝炎。
乙肝病毒不直接杀伤肝细胞,肝炎主要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细胞攻击自己的肝细胞。
如果免疫系统攻击病毒,形成肝炎了,那我们肯定要治疗。如果免疫系统和病毒相安无事,达到了形成某种平衡呢?那就不要轻易去打破它。因此有时候,一个人是大三阳而且DNA很高,而肝功能和b超等检查都正常,医生也有可能会建议先观察,暂时不治疗。
至于这个度怎么掌握呢,这就需要定期体检、动态观察了,然后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

8、乙肝会不会传染给小孩

首先,如果夫妻一方是乙肝携带而另一方有抗体,那么夫妻之间一般是不会传染的。
第二,如果爸爸是乙肝携带而母亲有抗体,一般不会传给小孩。
第三,如果妈妈是乙肝携带,那么如果在乙肝疫苗+免疫球蛋白+正规干预的情况下,出生健康宝宝的概率90%以上甚至更高。如果处理得当,乙肝携带者母亲可以母乳喂养小朋友。

9、乙肝携带者该如何定期复查

不讳疾忌医。一定要定期体检。首先去看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做什么检查。
最简单的体检包括:每3-6月一次肝功能和每6个月一次B超。这两项检查加起来100来块钱200块钱不到。应该来说每个人都负担得起。
在此基础上,医生会判断是否有必要查其他项目,如乙肝两对半、乙肝DNA、肝穿等。

10、乙肝携带者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第一,现在几乎所有的升学、入职,除非特殊专业和行业,都只要求查肝功能,不会查乙肝两对半。因此,大家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大三阳也可以做医生。大学实习的时候,我轮转的一个科室的外科主任就是大三阳。身体棒、精神好。当然酒他是不喝的了。
第二,一定要定期复查,如果有情况积极配合治疗。
第三,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淡饮食、高蛋白饮食、少吃油腻、适度锻炼、不熬夜、充足睡眠等。
最后,我们要明白,生活中本就有太多的无奈,我们能掌控的实在太少,我们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光顾我们。但是我们知道,要珍惜。我们能做的,也唯有珍惜,珍惜现有的幸福,顺应历史和自然的规律,然后找个靠谱的医生,和乙肝病毒,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加我微信入乙肝交流群:biqidehai
(注明知乎,乙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