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影响传染病发生的要素有哪些?

[复制链接]
在线会员 啊聪是也 发表于 2023-2-5 0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用流行症发作的因素有哪些?

精彩评论5

avatar
在线会员 GpLZL 发表于 2023-2-5 06: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致传染病流行有三大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如果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这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因此有以下三个方面手段:
一、传染源

影响传染病发生的要素有哪些?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患病和携带病原体的动物)。不同传染病其传染源可以不同。携带者由于无临床症状,容易漏诊或忽视,在某些疾病的传播上意义更大,携带者可见以下几种情况。
1、病后病原携带者:包括尚在恢复期的病原携带者,指发病后病情已本恢复而进入恢复期,但仍继续排出病原体。还有慢性病原携带者,指病原体携带、排出时间超过3个月者,如伤寒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2、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无病史和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的人,大多是隐性感染后、由于数量多且无症状而不易被发现,故成为非常重要的传染源。可见于乙型肺炎病毒携带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3、受感染的动物:有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可传染给人,如狂犬病、鼠疫等,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又称人畜(包括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即受感染的动物为传染源,传染给人。此种疾病患者被感染后,一般不作为传染源传染给他人。但肺鼠疫和肺炭疽患者例外,极易传染他人。
二、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类。
1、经空气、飞沫或尘埃等从呼吸道传播: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传播(包括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肺炎等)。
2、经水、食物等从消化道传播: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传播。
3、与传染源直接接触而受感染的接触传播:如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的传播。
4、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媒介昆虫)传播: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疾病的传播。
5、性传播、输血注射或母婴垂直传播:如慢性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

影响传染病发生的要素有哪些?
指人群对该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当易感者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比例,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一般而言,人群对传染病普遍易感(病毒不断变异也是“应势而生“,它们要生存繁衍)。
以上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病发生及流行所必备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传染病就不会发生流行!
所以结论是:在传染病发生及流行时,打破其中任何一个,即可控制及终止其流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16hxxW4 发表于 2023-2-5 06: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注意个人卫生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kDl 发表于 2023-2-5 06: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何种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联系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这三个条件被称为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就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缺一就难以发生。
(1)传染源。病原微生物是发生传染病的根本原因。没有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就不可能发生。有的寄生虫病也是传染性疾病,其致病物为某虫体。但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也不一定都能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毒力,并在有足够的数量才能引起发病。有时它的毒力很强,但数量过少,也不能引起疾病。
病原微生物具有强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畜禽的组织和器官内,都有大量微生物生长繁殖,并随分泌物、排泄物等途径排出体外,污染外界环境。特别是有一些外表健壮的带菌(毒)者,不断地向外界散播病原,使得某种病原不断地传播扩散。所以,消灭病原在防制传染病中十分重要。
(2)传染途径。各种病原体都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畜禽体内。如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伤口、粘膜等部位进入机体,其中还有各种媒介物如器皿、工具、昆虫、鸟、鼠等以及不洁的人手等,直接或间接途径的传递是不易觉察的。
(3)易感动物。不同种类的动物,对于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是不同的。只有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有易感性的动物才能引起疾病,相反则不能致病。例如,猪瘟病毒只可使猪发病,而不可使牛、马、禽发病。就是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动物,也还受性别、品种、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一般来讲,比较瘦弱和年龄较小的动物易于发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2I7hqC 发表于 2023-2-5 06: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稍微偏个题,从目前防治传染病的手段来看影响传染病发生的因素。
首先是剑——消灭(隔离)传染源,传染源一般是致病病毒和细菌。通过各种手段,抑制致病病毒、细菌的生长繁殖。目前主要通过喷洒药物进行环境消毒,隔离病人,疫苗注射,焚化感染尸体等处理传染源。
其次是盾——阻断传播途径。致病病毒和细菌可通过空气,体液(蚊子,飞沫等),皮肤粘膜传播。而阻断传播途径,目前主要通过防护服。当然也有地理因素影响,病毒不太容易跨海洋,群山山传播。
再次是雷达——预防。未雨绸缪,看看古今疫情的发生,一般都有没做好预防措施的原因。及时发现传染病,是防止基本发生的有效手段,但是预也是最难做的。
不妨设想一种超级病毒,本体强大难以消灭,基因不稳定易变异,多途径传播,跨物种感染,发病症状不典型与小病混淆。我想这种病毒大概足以毁灭人类了。
目前随现代医学发展,传染病已经不会像古时那样容易成灾,但是如不做好预防,不能提前发现传染病,那么还是会发生疫情。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vatar
在线会员 lSV4itR 发表于 2023-2-5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洁的水源食物,卫生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对病媒生物的杀灭,海关机场口岸的防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专业创造成效
400-778-77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server@mailiao.group
紧急联系:181-67184787
ftqrcode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职贝云数A新零售门户 X3.5© 2004-2025 职贝云数 Inc.( 蜀ICP备20241047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