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标题: 干货!品牌数字化技术未来最应该聚焦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YYGG9b6gv    时间: 2022-12-30 12:56
标题: 干货!品牌数字化技术未来最应该聚焦什么
在新式消费连锁行业,品牌数字化是除拓店、融资外,最引人瞩目的举动。
特别是疫情后,许多品牌以“头号玩家”的身姿先一步打开了数字化的大门。
两年过去,数字化项目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听到、看到了数字化的发展现状。
告别混乱增长的时代,品牌数字化项目需要回归理智和初心,数字化技术也需要更加“接地气”,具备业务可用性。

当前品牌在数字化方面最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在Gartner十大战略技术研究中,新式消费连锁行业的数字化技术还会有哪些提升?

01 品牌方视角:回归理智,找准转型重点

在传统的经营方式中,业务部门每举行一次活动就需要层层向上汇报并沟通功能需求。
决策人需要在一次次的会议中,不停讨论活动的合理性、活动中供应链是否能hold住、数字系统是否能支持、各地门店的反应速度是否够快、这次的活动能带来什么……
肉眼可见的低效。
品牌内部各自独立、决策链路不清晰、进度无法推进、影响品牌规模的扩大,不科学的经营导致了一个又一个弊病,让品牌从焦虑中急切选择了数字化转型。

(, 下载次数: 1)

图源:云徙数盈《新式消费连锁品牌数字化转型趋势白皮书》

这就会造成品牌对于数字化效果的评估流于表面,缺乏对整体项目的把握,转型到中途就陷入迷茫。

但随着行业趋于理智,数字化不再是“玩一种很新的东西”,而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
理智表现在:

看上去整个茶饮/餐饮市场迎来了数字化的降温时刻,但这其实是品牌真正重视数字化项目的信号。
这个重视不同以往,不再体现在系统的采买金额、项目团队的人数、系统上新多少功能、营销玩法有没有领先行业……
真正的数字化项目应该是以“提升消费者体验”为核心。
这样的认识不仅体现在品牌本身,也体现在技术发展方向上。
02 技术方视角:让业务可用性更强


在Gartner发布的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我们也能很清楚的看见企业机构技术方向有了转变。
品牌想通过数字化项目,实现更为紧密有效的业务与技术关系。
76%负责数字产品的团队需要对营收负责,企业需要一个能在实现高商业价值的同时,降低风险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方法,数字免疫系统能满足这一要求。数字免疫系统通过结合数据驱动的运营洞察、自动化和极限测试、自动化事件解决、IT运营中的软件工程以及应用供应链中的安全性来提高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
技术为业务服务是大部分品牌的共识,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技术与业务部门也常常存在摩擦,业务端觉得“简单紧急”的需求,往往需要耗费技术部门大量的人力精力,甚至出现“重复造轮子”的情况。
由此,行业内开始重视“数据中台”,以便在同一个底层数据基础上快速建立适配不同业务的前端应用。
但随着业务体量的不断扩大,矛盾发生了转移。
品牌对业务可用性、技术稳定性的关注已经超过了以往。
在搭建的同时,也要求提升数字系统的免疫能力,让品牌的业务数据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是稳定、弹性适配、随取随用的。
Gartner预测,到2025年,投资建设数字免疫系统的企业机构将能够减少多达80%的系统宕机时间,所减少的损失将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平台工程是一套用来构建和运营支持软件交付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助式内部开发者平台的机制和架构。平台工程的目标是优化开发者体验并加快产品团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速度。Gartner预测,到2026年,80%的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其中75%将包含开发者自助服务门户。
开发是企业中最稀缺的资源,在资源紧张时,产品功能迭代需要经过层层评估排期。
因此资源总是集中在最核心的产品或者功能上,而新式消费连锁企业对于产品功能更新的周期要求更短,需要多样性的营销工具与功能。
这就容易造成开发资源拥堵与跨部门协作的矛盾。
后来,业内提出了DevOps模式的协作方式,以满足“频繁部署迭代”的需求,尽可能消除开发与运营之前的沟通鸿沟。
而平台工程的提出是对DevOps模式的优化,建立企业内自助式开发的“服务层”,将工程师在规划产品功能所需要的自助服务API、工具、服务、知识和技术支持规划到一起。
也就是一个可以随时按需测试“功能demo”的产品环境,释放出大部分开发资源以应对更多的迭代需求。
在任何相关方采取任何类型的行动时,都会产生包含了数字化特征的可观测数据,如日志、痕迹、API调用、停留时间、下载和文件传输等。应用可观测性以一种高度统筹和整合的方式将这些可观测的特征数据进行反馈,创造出一个决策循环,从而提高组织决策的有效性。
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技术将越来越纯熟。
通过机器学习来进行运维数据的挖掘,能帮助人甚至代替人进行更有效和快速决策,类似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在行驶时智能预判行车安全风险。
运用在新式消费连锁行业中,以数据汇集赋能的算法能够利用消费的数据特征获取竞争优势,让品牌在重要战略策略上做到先发制人。
而未来基于数字化特征的可观测数据将更加丰富且多元,颗粒度也更加细,辅助品牌进行更深度的消费者洞察。
这一点在云徙·标签平台上也有所体现,品牌可以通过自定义标签为消费者量身定做更还原的“用户画像”,实现精细化运营,最终优化消费者体验。
以上提到的平台工程与数据可观测性,在Gartner2022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仍处于技术萌芽期,随着技术在商业化场景中的深入与迭代,将逐渐趋于稳定。

(, 下载次数: 1)

图源:Gartner2022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


总的来说,Gartner的研究认可业务可用性是体现技术优越的一部分。

2022跨年演讲上罗振宇也曾说过,“数字化这班车,比早晚更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而出发,比快慢更重要的是,你要解决什么问题。”
从品牌方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与业务的共识在增加。
技术的驱动力在于“交付新功能”,运营的关注点在于功能的稳定性与更新效率,而以“业务可用性”为统一目的出发,就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技术与运营之间的矛盾。
从技术方的视角出发,提升业务可用性是指引技术发展方向的北极星之一。
这也就促使品牌在进行数字化项目时,会不断重新审视开始的初心:是为了不断解决关于“数据”的问题,还是从业务目标出发?
相信大部分的品牌会选择后者。
行业内常常将数字化转型形容长大跑,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选择坚持,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还在原地迷茫。
在到达终点之前,都需要时时回看出发的初心,提升数字化技术在业务场景上的深入度。




欢迎光临 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https://www.taojin168.com/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