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标题:
花2000买Manus约请码的我,亲眼看着它"跑路"新加坡,打工人被割韭菜实录
[打印本页]
作者:
YtC5jxkc3
时间:
7 天前
标题:
花2000买Manus约请码的我,亲眼看着它"跑路"新加坡,打工人被割韭菜实录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一同在 AI 路上的多恩。
昨天早晨,我正在刷最近比较火的 AI 生成的已婚美女跳舞,太火了,好几个微信群里忽然炸了:"卧槽!Manus微博全删了!"
我当时还在仔细看别人的视频是如何生成的, 3 个美女的动作太诱惑了LSP了,没太在意。直到冤家连发了 5 个惊叹号+截图,我才放下看美女的热情。
TM的,真删了。微博空了,小红书也空了,官网直接显示"你所在地区不可用"。
作为一个 3 月份花了 2000 块从黄牛那里买约请码的冤大头,我如今的心境就像吃了那什么的一样舒服。
更气人的是,这2000块钱居然是我从花呗套出来的...
01|那个让我破财的3月夜晚
3 月 6 号清晨,我记得特别清楚,由于那天我熬夜在做一个 PPT 。冤家圈忽然被一个叫 Manus 的东西刷屏了。
什么"全球首款通用 AI Agent "、" AI 界的 iPhone 时辰"、"打工人要失业了",各种夸张的标题满天飞。我当时就想,又来一个炒作的呗。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结果我点开几个演示视频,真的被震到了。
你跟它说"帮我做个竞品分析",它真的会本人去搜材料、做图表、写报告,最后给你一个残缺的 PPT 。不像 ChatGPT 只会打嘴炮,这玩意儿真无能活啊!
我当时就兴奋了,每天做方案做到想死,假如有个AI能帮我,那不是爽翻了?
赶紧去官网央求约请码,结果杳无音信。群里那些拿到码的人各种炫耀,我急得不行。
最后找了万能的淘宝,2000块买了个码。我记得当时市面价曾经炒到上万了,最高峰达到10万,疯了。
如今想想,真特么人傻钱多。
02|用了一个月后,我末尾后悔了
拿到码当前我刻不容缓地试了试。的确凶猛,我让它帮我做一个新动力汽车的市场报告,等了 2 个小时,成质量量还真不错。数据详实,图表精巧,比我本人做的强多了。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但很快我就发现成绩了:
速度慢得要死。每次跑义务都要等 1-3 个小时,我一个急性子根本等不了。有一次早晨 8 点给它发义务,第二天早上 9 点才出结果,我都忘了本人要干啥了。
常常出错。有次我让它分析教育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势,它把新东方分类在线教育公司,这没错,可是把一些曾经倒闭的公司当成现存的来分析,这就说不过去了,数据严重过期。我得花老半地利间核实和修正,气得想骂娘,相反还添加我的工作量。
价格不便宜。试用期结束后要付费,最便宜19美金一个月,140多人民币。我一个月工资才8000,这价格对我来说真不算便宜。
最关键的是运用频率太低。由于速度慢,我只在不急的时分用。但广告行业哪有不急的时分?渐渐地就不怎样用了。
140 块钱一个月,我宁愿去海底捞吃两顿。
03|如今看来,"跑路"是必然的
最近看了各种旧事报道,我才明白 Manus 这事儿的复杂性。
用户结构有成绩。海外用户占 70%+ ,国内用户不到 30% 。而且国内用户付费转化率超低,大部分人就是图新颖试试,真让掏钱就跑了。
这也正常,我身边冤家对 AI 工具付费志愿的确很低。大家习气了收费的东西,让你一个月花 100 多买个工具,心思上很难接受。
竞争太激烈。3 月份 Manus 刚出来时的确新颖,但很快字节的扣子、百度的各种AI工具就跟上了。而且人家收费或者超便宜,Manus 的先发优势很快就没了。
资本和政策的博弈。4 月份拿了美国 Benchmark 的 7500 万美金,结果美国政府末尾审查。理由是 AI 属于敏感技术,不能让中国公司拿美国投资。
最搞笑的是, Benchmark 律师为了给投资辩护,直接说 Manus 不是中国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我当时就想,这不是睁眼说假话吗?
吃了谁的奶,就得按照谁的来。最后只能把总部搬到新加坡,遵从金主爸爸的话。
说白了,这就是在资本和市场之间做选择题, Manus 选择了前者。
04|给打工人的 3 个启示
作为一个花了冤枉钱的用户,我总结了几个教训:
别被营销忽悠。再牛逼的产品都有成绩,特别是那种漫山遍野宣传的。感性一点,多观察观察再动手。
AI 工具要看运用场景。像我这种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工作,慢吞吞的 AI 就不合适。买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本人的真实需求。
付费要量入为出。140 块钱对有些人不算什么,但对我这种工资 8000 的打工人来说,还是要掂量掂量的。钱要花在刀刃上。
05|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看着 Manus "跑路",我心境很复杂。
一方面了解人家的选择。海外用户情愿付费,政策环境相对波动,资本也支持。换成是我能够也会这么选。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用户,看到这样的产品分开还是有点丢失。特别是当初炒得那么热,如今说走就走了,感觉被耍了一样。
这件事让我想到一个更大的成绩:我们的 AI 生态到底哪里出了成绩?
为什么优秀产品留不住?为什么用户不情愿为好工具付费?为什么政策环境让创业者没安全感?
我觉得这不只是 Manus 一家的成绩,而是整个行业的困境。假如不处理这些根本成绩,当前还会有更多" Manus "选择分开。
我们华人的 AI 人才曾经占到全球的50%以上,这是前不久刚公布的数据,我深深置信我国 AI 发展会站在世界的巅峰。
写在最后
我那 2000 块约请码费如今看来的确打水漂了,但不后悔。至少体验了个挺有意思的产品,也学到了一些教训。
你们怎样看 Manus 这事儿?有没有相似的踩坑阅历?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觉得有用的话,记得点赞、转发、在看三连,让更多打工人看到这个教训。
👇 扫码加入AI破局俱乐部,领3天收费体验卡,解锁更多AI变现攻略!
欢迎光临 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https://www.taojin168.com/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