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标题:
设计界的Manus?Lovart真能取代人类设计师吗?
[打印本页]
作者:
mwQIzsAK2
时间:
10 小时前
标题:
设计界的Manus?Lovart真能取代人类设计师吗?
最近被冤家圈刷屏的Lovart,号称是“设计界的Manus”,顶着“全球首个设计Agent”的光环横空出世。作为一个AI工具发烧友,我第一工夫搞到了内测资历,深度体验了两周。明天我们就从用户视角聊聊这款产品,特地聊聊AI时代设计师的生活法则——不是要你和AI抢饭碗,而是要学会用AI创造金饭碗。
一、Lovart到底牛在哪儿?
1. 从0到1的全链路设计革命
不同于Midjourney、DALL·E这类单纯生成图片的工具,Lovart真正完成了从创意到成品的全流程自动化。比如我输入“为新动力汽车品牌设计一套将来感VI”,它会先拆解需求:
• 第一步:分析品牌调性,自动搜索行业趋向(比如提取特斯拉、蔚来的设计元素);
• 第二步:生成LOGO初稿,同时婚配色卡、字体库;
• 第三步:延展到海报、官网、周边产品设计,甚至连分镜脚本都给你做好。
整个过程就像有几百个设计师同时在帮你打工,效率直接拉满。更夸张的是,它还能生成3D模型和视频,比如我让它设计一个机器人电影的概念,从角色建模到骨骼绑定、分镜脚本,甚至连BGM都一键生成,直接省去了找外包的费事。
2. 专业级分层编辑,专治AI生成硬伤
之前用AI设计最头疼的就是“生成容易修正难”,但Lovart的智能分层设计彻底处理了这个成绩。生成的LOGO、文字、背景都是独立图层,支持像PS一样直接拖拽调整,甚至能一键分离图文,再也不怕文字生成歪七扭八了。举个栗子:我让它生成一张“赛博朋克风”海报,结果背景太暗,直接在图层里调对比度,10秒搞定。更惊喜的是,它还支持放大、扩图、抠图等二次编辑功能,连细节修复都能在画布上直接完成。
3. 多模型调度,告别工具切换地狱
Lovart内置了GPT-4、Flux Pro、Gemini Imagen 3等十几种顶流模型,能根据需求自动调用。比如生成网页设计时用Gemini Imagen 3,做视频时调用Kling AI和Tripo AI,连BGM都能一键生成。以前得开七八个软件来回导文件,如今全在一个画布上搞定,可谓“设计界的瑞士军刀”。更绝的是,它还能兼容PS、Figma等传统设计工具的文件,直接导入导出无压力。
二、Lovart的致命短板,AI爱好者必须知道!
1. 创意深度不足,难逃数据依赖症
虽然Lovart能疾速产出设计,但缺乏真正的打破性创意。它生成的海报、LOGO本质上是对现有数据的“缝合”,比如我让它设计一个“反传统的环保主题LOGO”,结果还是脱不了绿叶、水滴这些元素。中国社会迷信网的研讨也指出,AI的创造力一直停留在“伟大的优秀”层面,无法打破训练数据边界。即便是内测用户,也普遍反馈生成结果与预期存在差距,尤其在表达笼统概念时显得力所能及。
2. 复杂场景力所能及,细节控慎入
在处理需求多维度逻辑关联的设计时,Lovart会暴露短板。比如我让它设计一个“智能家居产品的3D交互界面”,生成的模型虽然酷炫,但按钮地位、操作动线完全不符合人体工学。这时分还得手动调整,反而比本人设计更耗时。有设计师反馈,在处理触及物理规律、用户行为动线的复杂场景时,Lovart的表现甚至不如传统设计工具。
3. 过度依赖提示词,新手容易踩坑
虽然Lovart号称“自然言语驱动”,但提示词质量直接决议输入效果。异样是“设计一个复古书店海报”,输入“木质书架、暖光、咖啡香”和“19世纪伦敦图书馆、羊皮纸质感、蒸汽朋克元素”,生成的结果天差地别。新手能够得花大量工夫研讨提示词工程,这对非专业用户不太敌对。官方虽然提供了一些提示词模板,但想要精准表达创意,仍需反复调试。
三、设计师该慌吗?这才是AI时代的生活法则!
1. 把反复性休息交给AI,专注战略级创意
Lovart最合适处理标准化、流程化的设计义务,比如电商海报、品牌物料。设计师完全可以把这些工作外包给AI,腾出工夫去做品牌战略设计、用户体验优化等核心工作。就像量子位的设计师用Lovart生成VI方案后,重点调整了品牌故事的视觉表达,效率提升3倍。甚至有设计师经过Lovart疾速生成20个城市地标的创意图,直接用于文旅项目提案,节省了大量调研工夫。
2. 人机协作才是霸道,警觉创造力退步
瑞士商学院研讨发现,过度依赖AI会导致批判性思想和创新才能衰退。建议大家采用“AI辅助+人工主导”的形式:先用Lovart生成10个方案,再从中挑选、迭代,最后加入本人的独特创意。就像我用Lovart生成盲盒设计后,手动调整了角色表情和场景细节,最终作品比纯AI生成的更有灵魂。更重要的是,这种协作形式能倒逼设计师提升审美和创意才能,避免被工具反噬。
3. 掌握AI工具,把本人变成复合型人才
将来的设计师需求同时具有艺术审美、技术了解、商业思想。比如学会用Lovart疾速验证创意原型,用Figma做用户测试,用Notion管理项目流程。曼努埃尔·B. 加西亚教授说过:“AI不是替代品,而是思想伙伴。”只要把AI融入工作流,才能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有设计师经过Lovart生成虚拟买卖网站的UI设计,直接导出代码交付开发,完成了从设计到落地的全链路掌控。
四、Lovart的退化方向,我帮官方想好了!
1. 强化设计逻辑,提升复杂场景才能
目前Lovart更擅长“单点打破”,但在系统性设计上还有差距。建议加入“设计逻辑库”,比如自动辨认用户需求中的冲突点(如“极简风格”与“信息密集”),并提供专业处理方案。例如,当用户要求“复古风格”但需求“古代交互”时,系统能自动平衡两者的设计要素,避免生成结果风格割裂。
2. 开放插件生态,让设计师自在组合工具
虽然Lovart集成了很多模型,但工具组合自在度不足。假如能开放API,允许设计师接入本人的公有模型或插件(比如Sketch、Blender),就能满足更多定制化需求。例如,设计师可以将Lovart生成的3D模型直接导入Blender停止精细化雕刻,或者用本人训练的Lora模型优化特定风格的生成效果。
3. 添加创意启示功能,降低提示词门槛
新手用户往往不知道如何精准描画需求。建议在输入框添加创意启示模块,比如提供行业关键词库、设计趋向参考,甚至自动生成提示词模板,让非专业用户也能轻松上手。例如,用户输入“设计一款运动饮料包装”,系统会自动引荐“活力橙”“流线型”“能量感”等关键词,并提供相似案例的提示词参考。
结语:AI不会淘汰设计师,但会淘汰不会用AI的设计师
Lovart的出现,标志着AI设计从“辅助工具”向“创意伙伴”退化。它的确能替代部分基础设计工作,但人类的创造力、审美力、情感共鸣才能,依然是AI无法企及的高地。
就像我用Lovart生成品牌VI后,手动调整了字体的倾斜角度和颜色渐变,让整个设计更贴合品牌“年重活力”的调性。这个过程中,AI提供了效率,而我赋予了灵魂。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别和AI比谁画得快,要和AI比谁想得深。在AI时代,真正的设计师不是被工具取代,而是被那些更懂工具的设计师取代。
互动话题:你觉得Lovart能取代人类设计师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欢迎光临 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https://www.taojin168.com/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