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标题:
B站凭什么降本增效?
[打印本页]
作者:
恭候春夏的轮替
时间:
2023-3-5 21:19
标题:
B站凭什么降本增效?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 | 张星若
犹记互联网企业刚提出降本增效时,行业内外的论调都比较悲观。这词儿也一度被解读成砍项目、砍预算、砍业务,总之先简单粗暴地把成本控制住,存粮过冬。
两年过去,翻翻各家的财报,它们的日子似乎也没有当时想象的那么忧伤。拼多多、腾讯的运营利润率一度回升。再比如,快手、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也都完成盈利了。
3月2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也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年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B站2022年总营收达到219亿元,同比增长13%。广告和增值服务的支出都有增长,在广告大盘收窄的状况下,B站广告市占率还进一步提升。
最新财报发布后,B站再次因运营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虽然尚未盈利,但不能忽视的是,自2022年第三季度净盈余同比收窄36%以来,B站第四季度净盈余也同比收窄29%。延续两个季度的净盈余收窄,让外界感觉其在降本减亏方面的决计和商业化才能的提振,而这种增长趋向也让资本市场看好长期发展,收盘后B站股价翻红,收盘涨超9%。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B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表示:“2023年,在推进社区健康增长的同时,我们将愈加聚焦核心业务,严厉控制成本”,并再次提及2024年达到盈亏平衡的目的。
降本增效,然后呢?
截至2022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曾经达到74.4%,较2021年12月仅提升1.4%,用户增长红利退潮是不得不接受的残酷理想。
当慢增长曾常常态化,互联网企业发掘存量市场更深层次的价值,寻觅更健康、可持续的用户增长道路,成为了新的运营重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家末尾展开片面的降本增效,一系列的打法可谓立竿见影。
快手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费用,由2021年同期110亿元减少至91亿元,占支出比从53.8%降至39.5%。自快手上市起,该比率初次低于40%。
B站方面,其2022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8%,次要是第四季度的推行支出减少。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营销费用缩减,能阐明互联网企业不再自觉崇拜粗狂式增长,但并不等同于完全放弃增长目的。相反,各家逐一都在内容生态上努力,寻觅用户拉新的好抓手。优酷提出“为好内容竭尽全力”的口号;爱奇艺经过调理内容供给,放大头部内容的价值;快手回归社区基本面,在内容拉新、活动拉新、社交拉新等方面展开探求。
作为青年社区的B站,虽然与优爱腾同为视频平台,但其核心竞争力是社区及PUGV的内容生态。这也是B站用户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陈睿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了这一点。B站下一步要做的是去放大高质量内容的价值,以做到持续、健康的用户增长。
因此也不难了解,为什么B站在2022年大幅收窄市场和营销费用,也并没有影响用户数量和活跃度的提升。在2022年第四季度,B站月均活跃UP主同比增长25%,月均投稿量同比增长62%。从创作端增长数据可以看出,B站仍有源源不断的优质PUGV内容供给,这是B站的竞争壁垒,也是吸援用户的核心所在。
新用户持续增多,平台不再烧钱换流量,自然能腾出比较大的降本空间。B站将来的难点在于,保证用户增长的同时,还做好留存率的优化,发掘更大的用户商业价值。
不好看出,B站在全力拓展内容生态的边界,一方面,平台重点构建职场、汽车、家居等内容品类,满足用户新的消费需求,同时打出内容差异化。另一方面,它还对内容方式不断做补充。B站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李旎就提到,“多屏多场景”是B站关键的用户增长策略。除了原有的PUGV、OGV、直播内容,B站在2021年上线了Story-Mode竖屏视频,旨在补充用户碎片化消费场景。虽然上线之初颇有争议,但经过近两年的发展,Story-Mode也逐渐在B站社区生态中站稳了脚跟。
陈睿曾在2022年Q2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Story-Mode基于PUGV内容生态创造了新的增量。如今看来,Story-Mode带来的新流量的确是可观的,在社区全体流量同比增长77%的状况下,2022年第四季度Story-Mode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175%。虽然这也得益于Story-Mode基数较小,但持续的高增长可以证明它的确满足了用户的消费需求。质变惹起质变,后续B站假如能将Story-Mode与社区生态无机结合,流量的新增量也将会转化成商业上的新增量。
总的来说,在视频平台范畴,降本增效并没有对内容质量和用户数量形成打击。依赖长视频的爱奇艺、腾讯视频在优质内容上坚定投入,曾经完成盈利;而立足PUGV的B站也在持续巩固内容生态护城河,争取少花钱、多挣钱、穿越发展的新周期。
想象力这块,得看商业化
很长工夫里,B站由于在商业变现方面表现得过于慎重。直到去年,它才真正末尾片面加速商业化。
可纵观过去十几年中文互联网发展,社区商业化的失败案例不胜枚举,B站起步太晚,之前在业务拓展上又相对保守,寻求商业化之后,如何平衡社区生态和商业形式的矛盾?如何确保不毁坏用户体验?怎样让品牌方放心买单?这些都是其需求直面的成绩。
虽然困难重重,但细心分析来看B站商业化的思绪并不激进,而是回归社区本质顺势而为。
B站建立十四年了。最早那批注册B站的用户,而今曾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中流砥柱,多数正派历着毕业、求职、买房、成家立业的人生节点,他们的内容偏好也会渐渐产生变化。
一个分明的趋向是,B站用户的关注点正在从文娱转向生活,这也是B站种草效率越来越高的重要缘由。2022年,B站全年广告支出达51亿元,同比增长12%。用户不只关注游戏、3C数码等范畴,还展现出对汽车、家居等新范畴的消费需求。
过去几年,整个互联网线上广告业务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线教育、金融等大客户在监管风暴里收紧钱袋子。反倒是那些追逐年轻群体的新消费品牌、国货家居等等,营销动作比较多。
B站用户可以很好地顺应供给侧结构的变化。徕芬、观夏、追觅等品牌都吃到了红利,在此顺利完成用户心智的抢占。以追觅为例,他们经过和UP主“陈抱一”合作的创意视频,让一款预估要卖六周的产品,在一周内就销售一空。尝到甜头的追觅,大大提升了合作力度,据追觅相关担任人泄漏,2022年合作的UP主数量较2021年增长了2倍。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B站对于新品牌也很敌对。一家新消费品牌的运营总监泄漏,在新品牌的冷启动阶段,预算和资源通常都比较有限,更需求性价比高的营销方式触达用户,获取第一批付费志愿高的消费者,才可以安全活上去。在B站、小红书、抖音、微博平台中,小红书种草效率高,带来了可观声量;而B站则最容易推出爆款产品,回购率也很高,这是由于UP主粉丝粘性高且年轻,对新品牌有很高的接受度和探求欲。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旎提到一组数据佐证了B站营销的“新手敌对”:2022年有超过一千多个新品牌以及一万多个SKU在B站经过带货的方式成功首发。
某小众香薰品牌的创始人表示,B站的商业生态对新品牌的包容度高。只需产品足够优质,用户并不抵触UP主“恰饭”、品牌推行,甚至会自动捧场求链接。最有意思的是,比起其他社区,B站的投放长尾效应更分明,“去年投的限量产品,往年都还有粉丝诘问会不会再卖”。
这些年,经济下行成为既定理想,品牌主的需求也变得相当实践——转化和带货,要求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为了让品牌主看到更直接的收益,B站也是想方设法地延长种草到转化的间隔。
2021年起,B站末尾不断尝试多种转化途径,包括评论区蓝链、直播带货等。在去年,B站进一步向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放,把买卖接入社区。李旎称,“B站是行业内唯逐一个坚持做大开环的视频生态社区。”
被B站用户称作“拼公子”的拼多多,在这种商业生态里活得瓮中之鳖。它的投放走广撒网的道路,投放覆盖生活、科技、知识等众多品类,跟头、中、腰部UP主都有亲密合作。拼多多在B站的植入商单内容获得亿级播放,在站内曾经构成较强的品牌效应,也让更多年轻消费者末尾自动关注百亿补贴。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去年双十一当天,在B站,200多位UP主参加种草创作,产出20多个百万播放稿件。平台广告支出逆市增长47%,效果广告支出同比增长超80%,电商行业商业化支出同比增长超100%。
消费、买卖和社区的片面打通,让品牌主看到B站实打实的营销价值,以及其广告、电商方面的能够性。有了这样的扫尾,就看它接上去如何继续把这条路走下去、走更宽。
游戏的盘子,守得住吗?
互联网企业走进新周期,再怎样调整姿态、有序扩张,最大的底气还是来自那些宏大不确定性里的确定性,也就是业务基本盘。比如B站的游戏和增值服务。
“B站是披着视频外衣的游戏公司”,这是早年间的一个调侃说法,道出了B站半部发家史。2017年B站的招股书显示,游戏支出占比高达83.4%,而这项数值在2019年第三季度游戏支出占比初次降至50%。随之而来的是外界对B站“去游戏化”的讨论,准确说是质疑。
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B站游戏业务支出11.5亿元,营收占比曾经降到19%,几乎跟电商及其他业务支出持平。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关于B站游戏业务营收占比下滑,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平台仍在吃《命运:冠位指定》《碧蓝航线》等游戏的成本,游戏业务曾经触及天花板,加之B站自研游戏这块又没有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成绩,渐渐也就丧失掉这块业务的核心优势了。
这种说法不在理由。去年,B站外部曾发布一则《关于游戏业务汇报线调整的告诉》的公告,表示B站游戏业务汇报线调整至CEO陈睿。不久后,B站再次发布外部邮件,将“游戏发行事业部”更名成“游戏发行中心”,并停止了一轮组织架构的调整。
可见,在自研游戏上走了很多弯路,这是B站曾经看法到且承认的理想。而为了处理这道业务难题,B站的做法是自上而下修复游戏业务的管理困境,跳出过去对自研游戏的自觉崇拜,转向稳住独代联运+自研的组合形式。
“自研精品,全球发行”是B站游戏反复强调的战略。往年上半年,B站将发行《斯露德》和《依露希尔:星晓》两款自研游戏,以及六款代理游戏,再次接受市场检验。
一位游戏从业者向鞭牛士表示,2018年末尾,整个游戏大环境就不好,游戏版号和游戏题材同步收紧,B站代理游戏产品数量下降,压到爆款的概率也就降低了。至于自研游戏,也不是只要B站做得差,据《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销支出为2223.77亿元,同比下降了13.07%。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眼下,版号末尾恢复,行业发展将迎来更多机遇。B站代理这块有足够多的资源和阅历,如今放开了,盈利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不过自研游戏这块,他以为情势还不阴暗,毕竟游戏这东西太产品逻辑,但爆款在任何文娱产品里都是玄学。
往年的游戏行业注定是机遇和应战并存。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践销售支出为2658.84亿元,减少306.29亿元,同比下降10.33%。疫情时期,游戏新品上线少,用户规模下降快,重新刺激消费是需求工夫的。
话说回来,假如换个视角对待B站游戏营收业务占比下滑的状况,这恰恰阐明平台正在摆脱单一盈利的形式,不再过度依赖单一业务,在商业化上的探求有了成绩。
从B站看互联网行业,这些企业的弹性的确令人感叹。它们一度迷信流量、烧钱追求扩张速度,导致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如今潮水退去,市场对互联网行业祛魅,互联网企业们也终于回归运营的本质。
B站咬牙处理社区商业化难题;快手成立商业生态委员会,试图驶向商业深水区;长视频们积极办会、讨论内容消费的新方向……新旧周期交替,必然有调整的阵痛,但不管怎样说,只需还能折腾都是好事儿,不下牌桌就有活力。
欢迎光临 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https://www.taojin168.com/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