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标题: 行程码”正式登场后,另一批发“国难财”的来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扬花落满肩    时间: 2023-3-3 11:44
标题: 行程码”正式登场后,另一批发“国难财”的来了!
作者:阿赖耶识总裁智慧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一切。商业转载请联络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内容仅限本人作者观点,发现抄袭者,违者必究!

(, 下载次数: 2)
首先感恩您的支持与关注!同时感恩您的信任!
     我再次做一下自我引见: 我是杜晓光教师。我目前在北京运营两家公司,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和一家化妆品公司!
     我管理咨询公司的服务范围:次要就是针对于中小民营企业家,企业和企业家本人的心性长大方面的公开课与企业咨询! 那么一路走来,明天我以管理咨询公司二十年运营的核心体验和您分享:

谁趁乱发国难财,谁就没有好下场!
01
一石激起千层浪。
    12月13日零点起,陪伴了我们三年的通讯行程卡,正式下线。
     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也就是说,我们将正式告别那段去哪里都要报备,要“看码”的岁月。
    不只如此,随着防疫新十条发布,核酸检测基本上也快要宣告翻篇了。
    在过去的3年里,能够有很多行业不赚钱,但核酸检测机构一定是赚得盘满钵满。
    这外面的“内情”和“潜规则”被揭开之后,令人震惊,愤怒,且心寒。
     他们把本人的暴利,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严重损失上,令本来就艰难的全民抗疫雪上加霜。
    但是,“张核子”“张珊珊”们退下历史舞台后,另一股力气,却又隐隐升起,愈演愈烈。
  “核酸刺客”走了,“药店刺客”又来了。
  “张珊珊”黯然登场,“药珊珊”闪亮登台。

02
    前段工夫,成都一名女子到药店买连花清瘟,却发现,此药品不能单独购买,只能跟其他5种药“捆绑购买”。
怎样个捆绑法呢?
     简而言之就是,假如你只买连花清瘟,那我不卖给你,你必须连别的不需求的药物都买走,我才能拿给你。
这样的“骚操作”很多药店就做出示范了。
     比如把药品包装成“大礼包”,按照一个价格一致拿走。
     而这样捆绑后,一个药品“大礼包”售价居然可以高达888元!
这真是离了个大谱。
     知道的是连花清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爱马仕!一定要“配货”才能销售。
这样的事情不是孤例。
    异样的“药品搭配”事情,也出如今河北。
      出来药店买连花清瘟,被告知要跟别的药一同买。
      除了“捆绑销售”,早在几天前就有网友称:连花清瘟早已不是当年的价格了。
      在各地药材商哄抬之下,连花清瘟早就“高攀不起”。
     本来一盒售价才10几块钱的药,到如今可以几倍售出。
     在厦门某药店,标价23元的连花清瘟,实践售出则需求48元。
      而这款药品的进价呢,只需求12元。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某线上药店,连花清瘟的售价居然高达129元,是往常的十倍。
      某些地方由于市民的囤货热情高涨,商家仅仅一天,涨了三次价格。
      除了连花清瘟,抗原自测盒和布洛芬等感冒药,也都坐地起价,成了一大批人发国难财的空子。
       有旧事指出:抗原检测试剂原售价仅5元,却被有的药店炒到50多元。
    价格添加了10倍,成交额也暴涨334%。

我想问问,这是谁给他们的权益?
     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然后从中大捞一笔,发国难财,这样的人,良知莫不是黑的?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即便药品价格飞涨,明明看着是“受宰”,但还是有人一哄而上,将这些天价药品抢了个精光。
      早在几天前,连花清瘟、布洛芬等感冒药、退烧药被一扫而空。

“没有库存”“断货”“售罄”成为了热点词汇。
     上海徐汇区一位网友称,“12月5日上午,我看到好多地方都放开政策,就打算网上囤一点连花清瘟以备不时之需。
     结果才上午9点多,阿里健康、以岭淘宝官方旗舰店都曾经卖空了,等下午3点左右看到更多地方放开之后,大一些的药店几乎全部卖空了,只能看到零星几家店有卖的。”
     12月10日,河南南阳,以连花清瘟为代表的抗病毒药物和抗原试剂,销售一空,各大药店均无存货。
     12月2日,河北石家庄部分药店,连花清瘟已出现断货现象,甚至,位于石家庄的连花清瘟消费商——以岭药业,也出现了断货现象。
     好家伙,这是把对方老家都给端了啊。
     丁香医生App数据显示,目前自测盒的日均销量对比11月份增长400多倍。
    布洛芬、阿莫西林等药品的搜索量,也大幅上升。
     和新冠沾上一点边的药品,几乎都被一抢而空。

而这种恐慌性囤药的结果就是:
     让那些真正需求用药的人,无药可买。
    就在昨天,我家里有人头痛,去药店买布洛芬,却被告知:早在几天前就断货了。没办法,只能用一些“土方子”,稍加治疗。
       防控优化之后,我们想到过有些药物能够会跌价,会断货。但没想到涨得这么离谱,断得这么彻底。
     疫情三年,我们老百姓像韭菜,被人割了一波又一波。本来这几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失业,房贷,车贷,生活的压力像一座座大山,压向了普通人的身上。
       而那些锋利的镰刀,我们一次都没有躲得过。口罩被割过,核酸被割过,好不容易要熬出头了,没想到药品又来割一波。
      本来人人都吃得起的药,转眼价格长了10倍不止,这样的“天价”药品,谁买不肉疼?

网上看到一个心酸的评论:
     我们河南的菜农一棚辣椒才50块钱,买一盒连花清瘟颗粒需求两棚辣椒,让菜农怎样过啊?
这样的故事,总让人觉得心酸不已。
     逐利是资本的本质。但有的人,为了金钱和利益,脸面不顾了,良知丧尽了,不榨干别人最后一滴血,誓不罢休。

记得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
     假如在时代红利中你没有赚到钱,证明你这个人只是才能不行。
      但假如在国家危难之际你靠发国难财赚得盆满钵满,证明你这个人非但没有才能,而且也没有良知。

03
忽然想起历史上不少发国难财的案例。
     1952年,朝鲜战场战事正酣。但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战士们的战役力竟断崖式的减弱。
      一查才发现,成绩出在国内运送过来的物资上。劣质玉米粉充当消炎药,黑心棉当作医用棉花。不少受伤的战士,用了这些劣质医疗用品,竟直接致残致死。

音讯传出,全国震怒。
      地方成立了专案组,专门调查此事。一个叫王康年的药品商人,成为了此案的核心。他把收买来的废旧棉花,纱布,过期药品,未经消毒,就东拼西凑地打包成医疗用品,直接发往朝鲜。
     他想着,反正朝鲜那么远,不一定能查到他头上,而且他下面有保护伞。事情查得真相大白后,全国震怒:这样的奸商,该杀!
      最后,王康年和跟他随波逐流的85个同党,一个都没跑掉,而王康年本人,也被处以死刑。这个结局,真是大快人心!
     谁趁乱发国难财,谁就没有好下场,法律的铁拳,一定会让你粉身碎骨!

这一次的药品跌价事情,国家也出手了。
      12月9日,国家市监总局发布告诫书,针对哄抬药价的行为,明令提出“九不得”。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对恶意哄抬物价的,最高可罚500万元!
     其实不只仅是国家需求出手,而我们民众也要保持清醒认知。
     细心想一想,每一次出现危难,总会出现物价飞涨,断货抢货的现象。

“非典”时期的醋和盐,卖到脱销;

“新冠”末尾时期,口罩和酒精千金难买;

如今又是连花清瘟和抗原试剂。
     这其中,有黑心商贩的缘由,也有民众的恐慌心思在作祟。

“放开”之后,我们对新冠照旧心存恐惧,于是拼命囤积药物,以寻求一丝丝的心思安慰。

    觉得有了这些东西,本人被感染了就不用担心。

    而很多人买东西也存在一个从众心思,东西本人需不需求不重要了,次要是大家都买,我不买心里就不安心。

    而理想上,人们越哄抢,商家的胆子越大,正是我们的恐慌,让利欲熏心的资本蠢蠢欲动,欲壑难填。

   只要不受骗,他们才没有“无隙可乘”。

    疫情走到如今,实属不易。

    一次次的冲锋,一年年的忍受,好不容易才换来了明天这样的场面。

    而如今,有人还想应用这疫情的尾巴,再捞一笔,发个横财。

    我们坚决不许,也绝不退让。

     唯有拳拳到肉的惩罚,唯有让他们流血落泪,才能让那些“蛀虫们”感遭到切肤之痛,打消他们的贪欲。




欢迎光临 职贝云数AI新零售门户 (https://www.taojin168.com/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